南北东西 发表于 2014-6-23 08:56:44

沈阳科技产业园发展坎坷 郊区化成“最难一关”

在沈阳,锦联新经济产业园、国际软件园、东北总部基地是占地面积或开发总量上较大的三大科技产业园区,但是几年发展下来,人烟稀少的景象取代了初期规划的盛景,“楼多人稀”是几大产业园留给人们的最直观印象。

    “在园区内走了一圈,虽然园区内绿化都很美,但一路走来极少见人,看起来有点荒凉。”某考察团成员在沈阳锦联经济产业园参观后说。这不禁让人们质疑,沈阳究竟应该如何培育科技产业园的土壤?而如今这些产业园又是否遇到了发展的迷途?就此,记者采访了DTZ戴德梁行工业及物流地产部助理董事郑忠诚。

    配套匮乏产业园内就职大不易

    记者先对沈阳这三大科技产业园区做了数据调查及走访,从中发现,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尚未配套的公共服务,几乎成为了沈阳现存科技产业园区的共性问题。东北总部基地位于沈北区蒲河镇,而锦联项目和国际软件园皆位于浑南新区,三者都位于二三环之间,离市中心直线距离足有15公里左右。

    “路况非常好,马路宽阔笔直,只是没有直通的公交车,我们去一趟还要自己包车。”前往锦联新经济产业园考察的张先生对记者说。

    过了盛京桥,沿着七星大街继续向北走,在沈北新区蒲河大道的北侧,一片咖啡色的坡顶楼宇出现在记者的面前,这就是沈阳科技产业园之一的东北总部基地项目。

    据记者实地考察,临街处的三区楼宇之中,部分楼宇已挂上购置企业的名称,其中几栋已装修完善开始办公,园区内环境也较为规整。但在这三区之外,已建成的一百多栋楼宇中,但鲜有挂牌企业标志出现,宽阔的路上也几乎看不到人影,此处楼宇大多大门紧锁,路面覆满黄土,绿色草坪呈小块状分布,绿化仍不完善。在配套设施方面,总部餐厅已开始营业,另有二部食堂在建,但是其它餐饮、商业等服务配套还并不成熟,记者在前三区内仅见到一家连锁超市,在已建的三区中处于中间位置,但是相隔较远的楼宇要去一次,还是要走上十分钟左右。等其后期项目全部建成,仅靠这一家超市的供应还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其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此百栋楼均已售出,只是未统一挂牌。但建设三年已久,依现在所见的企业迁入速度,还是让人质疑。

    科技园区郊区化 产品趋同导致竞争加剧

    偏远的地理位置给园区带来了广阔的开发空间,记者发现,锦联新经济产业园、国际软件园,总建筑面积都达到了200万以上,东北总部基地的规划面积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030万平方米。庞大的开发体量让这些产业园的销售压力倍增,加之产品定位趋同,园区之间对于客户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据记者了解,锦联新经济产业园的核心均为科技研发型企业,比如理德科技有限公司、米兰大学建筑设计及工程中心、北京大学药学院—中海康联合实验室等。而国际软件园的庞巴迪中国研发中心、中航沈飞民机研发中心等入驻企业,在企业类型方面与锦联新经济产业园的企业有很高的相似性。如此一来,产业园为提高租售率,只能在物业费、园区配套等方面做优惠及宣传。

    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园们只能在销售上多做文章。变“独栋售卖”为“租售并举”,在东北总部基地的园区内,记者确实也见到了有分层出租的楼宇出现,甚至在一期某栋企业楼上,已挂有四块牌子,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名称皆在其中。

    坎坷发展之路迫使一种销售模式的转变,科技产业园的销售现状,让人不禁反思。

    戴德梁行:产业化内涵是强调用户最终的运营需求

    针对沈阳科技产业园目前现存的地处偏远及产品趋同等问题,戴德梁行工业及物流地产部助理董事郑忠诚直言:“沈阳周边的诸多产业园并不成熟,很多产品定位在初期就已不明,后期运营服务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科技园区多数在教育科研设计的C6用地性质土地上建设,纵观沈阳市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此类性质土地多数居于城市三环之外。因此,城市土地规划,客观上决定了科技园区多数远离城市中心区域。”

    郑忠诚向记者表示,“郊区化的选位,可以带来更低的土地获取成本和租售价格,相比沈阳市高端甲级写字楼物业,其租金只有他们的30%-50%。” 从这点看来,地处偏远这一问题优势、劣势并存。

    而沈阳市的产业园区之所以面临如今的竞争局面,是因为在园区规划设计之初便存在问题。郑忠诚对记者说:“由于产品多数体现办公属性,而忽视‘产业服务’这一重要功能,成熟的园区需要兼具实验、试制、物流等相关配套,这些都需要在设计之初便认真定位考量。”这些方面都极大的影响了科技产业园的市场。

    对此,郑忠诚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就园区加以调整:

    “首先,项目强调产业链服务属性职能,从单一的办公物业向产业功能型物业转变,即要做到办公楼宇产业化。”

    “其次,产业化的内涵是强调最终用户的运营过程中的物业需求,比如:个体电商贸型企业,对于网络平台办公、货品仓储、三方物流操作、人员食宿配套都希望高度集中,而市场上的多数物业就无法实现。”

    “再次,要强调结合本地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未来最有可能的释放到产业链型园区。而未来新建的科技园区,最好能做产业研发办公与生产、物流、商贸高度融合的产业社区型项目。”

    虽然在外界看来,沈阳市几大园区的发展已经算的上坎坷,但它们并没有放慢发展的脚步。锦联新经济产业园与总部基地两大项目,已经开始规划新一期的开发,重心仍旧立足于扩建、新建产业园区的配套和绿化等方面。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否做到完善的配套服务与合理的功能设计,能否就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能否让沈阳市的产业园区走上发展的新台阶?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新华网产业园区产经记者 孙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科技产业园发展坎坷 郊区化成“最难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