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 发表于 2016-5-21 12:20:30

盛京八景之一“皇寺鸣钟”22日起恢复

从22日起,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盛京八景之一“皇寺鸣钟”将恢复,今后每天早晨6时许皇寺都将鸣钟。
  历史上皇寺有口千斤铸铁大钟,寺内喇嘛每天按点敲钟报时,钟声浑厚悠扬,全沈城都能听到,从而形成了“盛京八景”之一的“皇寺鸣钟”。

  昨日,沈阳市宗教局宗教一处处长吴长权介绍,此次恢复“皇寺鸣钟”是为了弘扬沈城传统文化,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但考虑到晚上鸣钟会打扰市民休息,所以只选择在早晨6时鸣钟,鸣钟可能会按照寺庙规定为35下。
  历史上鸣钟为早晚两次
  历史上最早的皇寺大铁钟有千斤重,经过200多年的风雨侵蚀受损严重,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大钟是1941年按原钟的样子重铸的,悬挂在皇寺钟楼内。吴长权说:“当时,皇寺鸣钟分早晚,早上6时许,晚上9时许。喇嘛们准时敲钟报时。由于钟声浑厚悠扬,全城可闻。伴着钟声,人们晨起迎朝阳傍晚送夕阳,怡然安乐,成为当时沈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钟纽的猴面造型很神秘
  重铸的大铁钟与大清雍正三年原铸钟样式是一样的。总高1.34米,其中身高1.14米、纽高0.2米,通体铸铁。钟身以双线及单线分隔为四层。第一层为下口边缘,呈八个波曲,并有卦纹。第二层铸有铭文,为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合璧,汉文竖刻共11行。钟的第三层还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字。该钟1941年由万盛合铁工场的苗荣棠经手重铸。
  最令人奇怪的是第四层钟纽部分。一般的古钟纽属于“蒲牢”式,因为蒲牢是龙的九子之一,最喜欢音乐和吼叫,所以常饰于钟纽上。可是皇寺这个老钟的钟纽上却是两个猴面,造型十分特别,不知是何用意。在古代,用猴造型都有讲究,如“马上封侯”、“辈辈封侯”等,而皇寺老钟的钟纽为何要用猴面,这种造型与皇寺又有什么联系?令人不解。
  早年间的钟声开启一天生活
  吴长权介绍,5月19日至21日皇寺将举行为期3天的“抬佛节”系列活动,包括举办金佛诵经活动;举行玛哈噶喇金刚舞表演;21日上午9时举行皇寺鸣钟活动;22日起每日恢复传统的鸣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寒山寺的钟声名扬千古。在皇寺附近居住的市民、87岁的吴子枫老人回忆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很多沈阳人一天的生活就是从听皇寺钟声开始的。钟声悠悠,有种抚平纷扰的感觉。
  皇寺亦称实胜寺,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建成于崇德三年(1638),是皇太极为玛哈噶喇金佛颁旨敕建的皇家庙宇,也是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正式藏传佛教寺院。乾隆皇帝四次东巡均赴皇寺参拜,题字“海月常辉”。

初八 发表于 2016-5-21 12:23:29

http://ugc.qpic.cn/gbar_pic/O8yPalCufibvosGdRKPsujJx6XOJw8C88XO0icM7BzOIqYKpJj9FOoew/64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盛京八景之一“皇寺鸣钟”22日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