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5|回复: 4

【原创】一光:怎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弟子规》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17: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从《弟子规》说起


赵一光200912月于沈阳翰泽猎头

一,为什么要读弟子规?

简单的总结就是“规范身心,提高修养”,规范身心,包括了规范人的身体行为和心理行为两个部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弟子规有哪些内容。

弟子规的内容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主要起源于三个大的流派,就是我们常讲的儒释道,也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我们讲文化起源,并不是讲宗教信仰,跟卜卦算命、求神拜佛没关系。这三大流派各有各的代表人物,影响力至今还在。佛家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祖。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就是孔子、孟子。这些人是大家公认的圣人,他们的思想、教化影响了世界两千多年。这其中孔子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我们都知道孔子在春秋末年教化天下,号称弟子三千,孔子对弟子是有规矩的,什么规矩呢?论语里讲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孔子门下的弟子,首先要做到第一条,在家要孝顺父母,对父母亲、长辈要好。所谓百善孝为先,提到这个孝字,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自古以来很讲究孝道,我们自小受的家庭教育都是教我们要孝敬父母,这是成家之本、立业之本。从小的家庭来讲,孝使家庭文化得以延续;大点从社会角度来讲,在家庭中有孝心的人往往可以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历朝历代有很多人因为克尽孝道而留名,还有很多因为有孝心而被重用、封官。象那个舜的故事,大家一定看过的,二十四孝故事的第一个,孝感动天。故事是这样的:舜的父亲叫瞽叟这个我们也不知道是他的名字叫做瞽叟,还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瞎老头儿,当然,他看不清楚这么一个好儿子,本身就瞎。舜的母亲死得早,父亲又娶了一个后老伴儿,生了个小儿子叫“象”,顺为父亲、后母、及弟弟都非常好。常言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的劣根就是欺软怕硬,这个象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象是家里的小儿子,一定很受宠爱,要什么给什么,这个象就看舜不顺眼,总想害死他。估计跟家里的财产有关系,也有传说(不可考祥)这个时侯尧已经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到,当然也有很多陪嫁,所以也有传说象和瞽叟是为了侵占这些财产总想把舜害死,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房的屋顶,舜上去了,瞽叟把梯子搬走了,在下面防火,要烧死舜,结果舜拿着手里的斗笠当伞,跳了下来,毫发无伤。还有一次,瞽叟让舜下井去淘井,过去山区农村的大井你们见过吗?我小时候见过,直径大概1米五左右。四周都是用石头砌的,上面架着个辘轳,浅有五六米,深的有10多米深。一个村子一般只有一口井,大家都到井边去挑水,那水打上来,清凉甘甜,说实话,比现在在超市买的矿泉水好喝。这井夏天的时候井壁的石头上会长苔藓,南方气温高一些的地方长得更多,所以需要清洗一下。瞽叟让舜下井去淘井,舜下去后,瞽叟和象两个人就往井下填土,填石头,把井填死了,都以为舜被埋在土里出不来了。结果呢,这口井由于时间太长,被水掏空了,地下有很大的空间,又有侧沟通到地面上,舜就自己顺着枯水沟跑了出来,回家了,我们北方的井不可能有侧洞,但南方地址不同,洞里有活水的现象也很正常,这个不违背常理,瞽叟和象这么害舜,可舜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对弟弟还和以前一样,并不埋怨他们,还认为是自己德行不够,不能感化他们,让他们放弃害自己的念头。所以这个事情传出去后,舜的名声就大了,大家都愿意和舜做邻居,也都愿意听他的安排,舜搬家到一个新地方,很多人便跟着他走。“凡有所动移,所居便成聚”,他走到哪儿,哪就变成大城市。后来尧年纪大了,要退位了,八方部落一起举荐舜,于是舜作了天子。

其实象舜这样因为孝顺父母而成就功名的在历史上有不少,古代帝王委任臣子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孝不孝顺,所以我们看电视剧有时会演某个大官需要守制三年,就是要给父母守孝的意思,这三年中是不可以任职的,除非朝廷特招,就是皇上特意下旨找你,否则不许任职做官,如果当官的家里父母亲没了,你隐瞒不上报,让上面知道了,轻的要丢官,永不启用,重的可能还要受罚。即使是现在我们政党的内部管理也是一样的。组织部要任命一个地方官员,也要考察你的家庭背景,和父母关系怎么样,对妻儿老小好不好,兄弟姐妹关系怎么样,这些方面有问题,一样影响你当官儿。

所以弟子规“入则孝”,这是第一条,为人先应该做到的,必须做到。

第二条,“出则弟”。我们不止生活在家庭中,我们同时还生活在社会中。过去不象现在,现在是走出一个三口之家就是一个大社会,过去不是,中国过去有大家族观念,每对夫妻六七个孩子,往下传三代,就是几百号人,这还只包括有血缘关系的,如果包括了什么舅妈的外甥,嫂子的弟弟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那就太多了,我小时候去农村串门,感觉好像十里八村的都是亲戚,认识不认识,搭上话,顶多往上数三辈,都能攀上亲。所以出门在外,要长幼有序,大的懂得让着小的,小的懂得尊敬大的,这已经不是家庭规则,已经算是社会规则,所以大学里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只有做得到长幼有序,才能进一步有益于社会。

第三,谨而信,做人做事都要仔细、严谨、小心,要守信用,不能放任自己,顺着性子来不行。前两条是行为上的,这一条是心态上的,要处处用心,谨慎。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千字文讲“临深履薄”,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做才行,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慎言慎行,正言正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还有,要讲信用,人无信则不立,要言而有信才行。

第四条,泛爱众。除了在家孝顺父母,在外长幼有序,做人做事小心、守信用,这些还不够,还不足以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还要“泛爱众”,就是有博爱之心,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关心爱护。这里注意,圣人教下,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甚至于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很注重强调爱护大众之心,这一点在古今中外从无差别,我们知道佛家讲究慈悲为怀,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就有戒律,夏季要少出去化斋,免得踩死踩伤路上的蚂蚁、虫子,佛教演化至今,杀戒仍然是第一大戒。有信佛的会知道,菩萨戒五条“杀盗淫妄酒”戒杀是第一条,也是为了培养慈悲博爱之心,一般认为道家的人比较自私,讲求隐修,不问世事,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始祖,里面记载的养生治病的方法至今还在沿用,我们看电视剧古代街上背着药箱子满处给人看病的郎中,很多是学的道家的东西,他们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为利百姓,同样也是爱众之心;还有像诸葛亮、张良、姜子牙,虽然都是战乱中的人物,但大家想,真正的乱局危局一定要有这样的人出来担重担才行,否则打起来就没完了,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所以殊途同归,他们也是为天下人尽心竭力这是没错的。不要认为人家都是为了功名才做,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人家的想法。当然,真正乱世之中出来做事的,一定要修养功夫到了才行,否则就是自误误人了。

说到这里,不妨提一下,中国古代讲究“小孝孝于父母,大孝孝于天下”,只是在家里孝顺父母还不够,如果在社会上做事、做官,能把天下人都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去看待,才能算是修养方面有所成就。其实细想一下,我们的身体一切都是父母给的,同时这个身体需要的一切,我们的衣食住行又和很多人的劳动分不开,比如我们所穿的衣服,要有人卖吧,要有人做吧,要有人织布吧,要有人运输吧,要有人种棉花吧,再往上推,还要有肥料吧,不止跟人有关系,还要和畜生有关系,甚至棉花在地里长,还需要蚯蚓松土吧,我们穿了一件衣服,已经是在享受这么多人的劳动成果了,我们如果不能对他们有仁爱之心,说明我们做人还有问题。所以“泛爱众”其实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品质。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7: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往下,“而亲仁”,就是说要亲近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请注意,亲近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一条是在“学文”之前的,后面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与前面的孝、弟、谨、信、亲仁相比,学问知识是等而下之的东西,要把前面的都做好了,都及格的情况下,才可以学习知识,算数啊、识字啊、诗歌啊等等。为什么这样?值得好好想一想。等一下再讲。
“亲仁”有时候很难做到,佛家讲要亲近“善知识”,十几年前也曾经和朋友辩论过,怎样才能亲近善知识,亲近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呢?佛教称这个世界为“五浊恶世”其中有一浊就是见浊,这个世界中观念是最靠不住的,对于一件事有人说好就有人说坏,对一个人也一样。如果你自己的修养功夫不到,你不可能分辨出哪个人有修养、哪个人没修养,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家看起来都一样,没道的那个可能更会表现,你没有慧眼,怎么能分辨?只能听别人说,别人的观点又不一定对。可能你说你分辨得出,那只是你比较自信而已,你还不知道自己根本就分辨不出,对不起,有点绕嘴。有人个人生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最开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后来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往后不知道自己知道,最后知道自己知道。这个结论很精彩。事实上当我们开始想要“亲仁”的时候,我们难以选择,只能听凭命运安排,从命理上讲,你还做不到摆脱命运的束缚,只能听天由命,象“了凡四训”的那个袁了凡一样改变命运,你还做不到。等到在修养方面有所成就了,眼光也不一样了,你才能看清:哦,我眼前这个原来是个假的,我原来以为他有道,我走眼了。这个只有在你有所成就之后才能有所认识。
修养的境界各有不同,仁者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往往从外相上很难判断,不一定这个慈眉善目的就一定好,那个横眉冷对的就一定坏,了解伊斯兰教的知道。那个教主默罕默德一手提剑,一手古兰经,不信的就杀掉。还有古印度经典“薄伽梵歌”中的至尊人格神的化身,各种各样的姿态都有,吃人的,慈眉善目的、青面獠牙的都有,为什么这样,其中是有道理的,感兴趣可以慢慢参悟。一般来讲,你所相信的是你所能接受的,那就相信你相信的那个“仁者”就好了,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并不断地实践,去体会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终把自己融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你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见解,对别人才能“察其言、观其行”,才能看清你的那个仁者是不是象弟子规讲的“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言行处处会符合谨、信之道,同时功成不自居,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道德经里面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真正的仁者做了什么有利于别人的事,也不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至少他不会挂在嘴边上每天都和别人说,这个世界上假仁假义的人多了,要分辨清楚才行。不过最好的分辨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修养,你的修养到了一切都历历在目,谁假谁真,一看便知,这个一点不假的。
刚才说到道德经里面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顺便说一下修养的境界。真正的仁者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都知道那个达摩祖师,就是创立中国禅宗的祖师,少林寺的那个,达摩本来是印度人,是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禅宗在印度传了一千来年,禅宗初祖就是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由迦叶传下来,第二十八代到达摩,据说达摩在坐定当中观中国有大乘气象,认为禅宗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于是“一苇渡江”到中国来,结果到中国一看,四处都在盖寺庙、修佛像。为什么呢?当时的皇帝是南北朝有名的梁武帝。这个皇上信佛,盖了很多寺庙,据说自己还亲自到庙里干活,给佛当民工。达摩一看好啊,那我就去见一见这个信佛的皇帝,于是去和梁武帝见面。别人一介绍:“这是印度得道的高僧”,梁武帝就问达摩:“自从我当了皇帝,建了这么多寺庙、印了这么多佛经、让这么多人出家为僧,我这么做有多大的功德呢?”换句话说,佛讲印佛经有多少功德,修寺庙有多少功德,我做了这么多事,大师你帮我看看,我攒了多少德了?我这德多不?达摩回答:没有功德。没有,你白做了,一点功德没有。梁武帝就问为什么没有啊?达摩说:从修养的角度讲,你做的这些都是想求得一些好的结果,会有因果报应,但这些和真实的道没有关系,还谈不上是真正的功德。这个就像我们看有些单位的领导,他工作可能会会很勤奋,很认真,但他未必处处从大局的利益为出发点,他只是知道应该这样做,这样做会带来好处,也许处处做的很好只是为了他的孩子能出国读书,为了他的太太能高兴,从外面看他是一个好领导,处处做的都很好,但从内心看,他并没有到达一个真正领导的境界。所以有时候要从一个人的出发点去看人,要钻到人的心里去看才行。梁武帝又问:什么是修养的最高境界?达摩回答:没有,没有那个最高境界。梁武帝一听有些懵,没有?那我面前站着的这个,你是谁呀?你不是祖师吗?你不是圣人吗?你告诉我,你是谁?达摩回答更有意思:不认识。我也不认识这个你对面的人。换句话说,我要是还知道我是圣人,我和你不一样,我的功夫就还不到家,我要没有境界我才到家呢。事实上从后来达摩在少室山面壁九年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达摩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境界,确实到家了,只可惜梁武帝没听懂,达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我是什么人,我没有定义,我如果认为我修行有成就,那我还差得远了,我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只是随于道,随于德,随于缘、随于心,甚至已经没有一个我念存在,无我了。看过“庄子”的知道,这个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境界。说的明明白白,可惜,梁武帝一心只求功德福报,观念有问题,听不懂。没办法,达摩只好去少室山面壁,蹲山洞,蹲了九年,据说影子都印墙上了,直到等到神光来求法。(原文: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
用上面这个故事来解释“道德经”中的“上仁”境界,应该不太难懂,大家不要认为一个是道家的经书,一个是佛教的故事,其实文化总是相通的,没有隔阂,天下的至理只有一个,不要有太多的门派之见,认为这个是张家的,这个是李家的,那个是王家的,其实都是一家的,我们目的是在内提高修养,在外齐家治国,要吸取各家之长才好。
接着讲弟子规,所以说一个初学者往往不可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仁者,谁不是真正的仁者,不过没关系,当你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就会分辨得出。这样你就可以经常亲近那些有道德的人,亲近有道德的人会是你进步更快,而且少走许多弯路。所以弟子规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上面六条是必须做到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如果做到了,做人就差不多了,再往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六条做到了还有余力的话,你再去学习识字、数学、天文地理这些东西,前面六条是做人的基础,人做好了,再学习做事的知识、方法,这就是古人的教育方法。所以古代小学阶段孩子最先受的教育是“礼乐射、御书数”号称小六艺,礼就是生活规范,其实包含了弟子规中说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文艺、体育、语文数学,古人的教育对于品德修养的培养重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过去真正的圣人教学生,你先要把人做好了,否则我不教你其他的东西,你把人做好了,有修养有道德、有爱心,我教你知识,你能对社会有益,否则你人做不好,我叫你太多的方法、知识,反倒等于帮你去害人,那也是我的责任。所以弟子规非常强调人品修养的完善。反过来看,我们现在强调读书,强调完善修养,也是在完成人生的基础。基础不结实,有很多知识和技能就容易被别人利用。做事做好了并不能说明做人就做好了,这在历史上是有明证的。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出圣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出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孙子、管子等一大批名人,其中有一位大家,叫鬼谷子,是一位道家隐士,曾经在楚国出任宰相,后来隐居在卫国。现在市面上有卖他的书的,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人物,号称五百弟子。孔子虽然有三千弟子,但孔子主张仁孝之道,强调做人要有道德,所以孔子的学生很多虽然很有才华,象子路、子贡、冉雍这些人,出来做官的人很少,论语里就讲“雍也、可以南面”,说冉雍是做帝王的材料,有德行,但最终却随侍孔子终生。还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称赞颜回的话,这些人很少出来做官影响天下,有的追随孔子修身养性,有的经商,有的隐居,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有关系,当然他们没有功名上的成就,但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却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他们的作用是在民间的,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他们中名垂千古的不多。可是鬼谷子的学生就不同了,鬼谷子的学生出来,很多都是将、相、国师之流,直取功名,一点也不含糊,而且这些人对当时乃至秦汉时期的影响都非常大。比如我们知道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蒯通、李牧,包括那个给张良传兵法的黄石公,还有那个被赵高腰斩的李斯,据说都曾经是鬼谷子的学生,这些人在战国时期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从事业功名的角度讲都非常成功,象苏秦,号称六国国师,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一己之力合纵六国抗衡秦国二十年,他的同学张仪又说服秦王连横弱国,将六国各个击破,帮助秦国完成统一,用现在话来讲,在当时他们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人物,但是我们如果真正从做人上去分析,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7: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苏秦和张仪,苏秦曾经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出山去建功立业,当时是战国七雄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国最强大,所以苏秦先去游说秦国,想在秦国谋个一官半职。凭什么?当然是要帮助秦惠王统一天下,灭掉六国。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惠王,没有被他说动,不听他的,认为他说的不对,历史记载苏秦十次上书秦惠王,意见都没有被采纳。在京城住的时间长了,皮袄也穿破了,钱也花完了,回到家里“妻不下饪,嫂不为饮,父母不与言”,老婆也不给他做饭,嫂子也不给他倒水,爹妈也不跟他说话,没做上官,把家里钱都花了,没人理他了,这下苏秦急了,夜读“太公兵法”、“阴符经”,困了,拿锥子扎大腿,历史上有名的“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说的是晋朝的孙敬,锥刺股说的就是苏秦。读得差不多了,又出来游说,这回不去秦国了,你秦国不是要统一六国吗?我去那几个国家,让你统一不成。于是苏秦游说其他六国,以合纵之力对抗秦国,赵国被他说动了,于是联络其他五国,共尊苏秦为国师,统一行动,抵御秦国。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秦出来做事,是要求功名的,目的很单纯,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有名有利就行,其他没什么立场,秦国用我我就帮你统一,别的国家用我我就帮你生存下去,他只顾及自己的利害而并没有去顾及全天下的利害。所以当他功成名就,地位也有了,六国丞相,高高在上,看见老同学张仪,张仪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和苏秦是师兄弟,可是看来并无师兄弟的情分,所以苏秦在张仪面前很傲慢,很狂妄,语言上可能也不知检点,结果张仪认为苏秦侮辱了他,生气了,你有什么了不起,你苏秦能做到的,我也能。于是入秦,秦惠王正着急呢,本来秦国最强大,慢慢打,一个一个可以把其他国家都消灭,结果苏秦把六个国家都联合起来了,打一个别的国家都来帮忙,不敢打。正发愁呢,张仪来了,你别愁,我有办法,苏秦是我师兄,他那套我都懂,他不是合纵吗?我们搞连横各个击破,齐国和楚国最强大,我分裂他们。鬼谷子被后世称为纵横家的祖师,他的学生游纵天下的本事确实很大,甚至有一些玩弄天下于股掌之上的味道,于是张仪设计分裂六国联盟,结果张仪也成功了。
从这个角度看,苏秦在做人的修养上有值得探讨的地方,莫说“泛爱众”,就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都容不下,要相互讥笑。所以虽然事业很大,功绩很大,名声很大,但究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利是害却有待商榷。还有孙膑和庞涓,也是师兄弟,在鬼谷子那里学习兵法,学成了,庞涓先出来到魏国做官,这个时侯孙膑也下山了。庞涓知道孙膑比自己有才华,学习比自己好,怕孙膑影响自己的前途。于是给孙膑写信,你来我这里,我把你推荐给魏王,我们一起做官。把孙膑给骗来了,也封官了。但庞涓实际上是想害孙膑,于是诬陷孙膑谋反,“收入狱,刖膑两足”,押起来不说,还把两个膝盖骨割掉了,“刖”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致残身体,我们知道那个发现和氏璧的楚国人卞和,就是被刖足,砍了左脚又砍右脚。孙膑是被砍去膝盖骨,膝盖骨没了,膝关节不能活动,人就等于瘫痪了,虽然有腿但是走不了路了,庞涓本来是想把孙膑折磨死,可是孙膑后来装疯,是庞涓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后来孙膑被齐国的使者带回了齐国,推荐给齐宣王,齐宣王任命孙膑为上将军,领兵去攻打魏国,结果大胜,在马陵道诛杀庞涓,报仇了。你看,也是师兄弟,这个庞涓比苏秦还过分,不只没有同门之情,还要把孙膑除掉,所以从这个层面讲,鬼谷子的学生们不如孔子的学生,因此鬼谷子的影响力难比孔子,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影响中国历史二千多年,至今影响力还在,能被大多数老百姓接受,这是鬼谷子没办法比的。当然道教之中很推崇鬼谷子,在道家书中有认为鬼谷子是上古圣人,后世道家的人也认为鬼谷子是大贤大圣,只是针对战国时期的乱世造就一些能够影响时局的人,懂得利用人性而不是教化人性,也有道理,但是从我们世俗的角度看,用普通老百姓的眼光看,他的弟子们做人的基础并没有打好。
在我们来讲,我们是老百姓,普通大众,要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千万不要象苏秦、庞涓那样,自私自利、狂妄自大,庞涓被孙膑杀于马陵道,苏秦被人刺死后还要受车裂之行,用佛家的观点,这是因果报应,不修善道,自遭恶报。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应用、实践、改变
上面讲了这么多,一直在讲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其实弟子规里面讲的就是在每天居家生活、做事的一言一行中给我们规范,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读弟子规的过程也就是熟悉这些规范的过程,等读熟了会发现有很多自己没做到,没关系,慢慢来,最起码先知道了才行。慢慢的你就会在生活中有所应用,父母一叫你,哦,“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又是你就会去做,即使一下做不到也会反省自己为什么做不到?渐渐地就能有所体会,其实书中的东西不是教条,有些具体的应用要随着时世的变化有所变化,等你有了自己的体会就会自己去应用它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家教就是如此,规则是不变的,要求人去适应规则,只有你适应了规则,你才能去改变规则。我们从小都被告知“要听话”,实际上听话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三四十岁了还谁的话都听。只不过很少有家庭教育能够形成条文,一条一条都说清楚,还押韵、容易记。等你把弟子规完全背熟了,就会发现生活工作中我们有太多的东西没有做到,不只是你,我也是。这是再去慢慢做,不用急,不可能一下做到的,慢慢去培养这个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外在行为会不断完善,你内在的修养也会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内外兼修。
我们开始讲读书是为了规范身心提高修养,当你能把弟子规中的一项一线内容都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并有所体会时,实际上就是在规范身心。我们的行为可以分为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外在的可见可察的身体方面的我们称之为生理行为,内在的心态我们称之为心理行为。要提高修养要在两方面同时着手才好,你外在的行为再合理,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做后盾,不行,你是假的。所谓一个人有道德,修养好,那一定是心态也好,能定得下来,能专心,没有太多的杂念、欲望的干扰,所谓心气合一,内在的心态与外在的行为一致,一举一动自然符合规范。这个境界也就是孔子讲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请注意,真正的修养道德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就能做到的,不是你读了弟子规、论语,懂了道理,马上你的修养就提高了,要是那样的话,图书馆的管理员早就都是圣人了,我们一天只看书就行了,书本一扔,都能教化天下了,开个玩笑。读书才是提高修养的第一步,道理懂了之后还要不断实践,不断反复探索、体验,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要忘了,即使是孔圣人,也要到七十岁才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当然孔子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如果我们只想在做人上有所提高,能把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处理好就行的话,用不了那么长时间,我个人的体验,只要用心,三年五年就会有所成就。
是不是说规范了我们外在的行为,就意味着我们的修养提高了,这个不见得。比如我们在大街上不随地扔垃圾了,坐车给别人让座了,我们的修养就提高了,严格来讲并不是这样,因为刚才提到了修养还包括了一个心理行为,也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有时在车上会看到有人让座,有的让人很舒服,有的就让人不舒服。我有这种感觉,孩子小的时候带孩子坐车经常会有人给让座,有的年纪大点,有时跟年纪也没关系,来来来,坐这儿,让你感觉很舒服,有的就不行,拍拍屁股起来走了,他是当成一件任务来完成的,一比较人的修养就看出来了,虽然是做同一件事,但心态不同,有的感觉你抱着孩子不方便,小孩儿也挺遭罪,想帮一帮你,有的是在完成一件任务,完成一个道德使命,他觉得应该这样做,心态是不同的。我们并不是说完成任务不好,只是从修养角度看还没有到家,只要做了就是在实践道理,慢慢的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他的心态也会慢慢改变。如果我们足够细心,在我们去实践弟子规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使我们修养提高的阶段性标志,在我们心理上都会显现出来。人的心态转变了,慢慢的气质也会发生变化,真正的修养是可以改变气质的,到了这个境界,你面前的人有没有修养,大半就看得出来了。大多数人的气质是天生的,先天带来的,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小心谨慎,有的伶俐可爱,还有的怎么看都是一副苦瓜脸,就是不招人喜欢。各人有个人的样儿,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过你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有一些人这种气质不会保留一生,在一定的人生过程中,或者二十多岁,或者三十多岁,他的气质会发生转变,有的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比如原来很倒霉的一个人突然走运了,得志了,可能对一个人的气质产生影响,或者遭受打击了,爱情、事业失败了、失去亲人了,都可能对气质产生影响。另外还有一些人是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来实现改变的,你在自身上下功夫,功夫到了,就会发生转变,由量变、量变,突然有一个飞跃完成质变。我们读弟子规也是一样慢慢去做,一点一点去体会做人的道理,快一点三年五载,慢一点十年八年,你的修养一定会有所提高,气质一定会发生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7: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和“看”的不同
所以我们提倡要读弟子规,也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一定要“读”,“看”难道不行吗?这个需要解释一下,读书和看书区别其实很大,下面讲一讲为什么一定要“读”。
我不知道你们小时候读不读书,我记得我小学时候早晨有早读,每天早晨背书包上学,到校有人领着读课文,什么“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就读课文,上初中后学习古文老师也要求背下来,我记得背的第一篇就是黔之驴,到现在还背得出很多,我个人的感觉,过去读过的、背过的东西印象很深,不象看书,过一段时间印象就淡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我都看过好几遍,可现在让我讲的话,讲不出来,早就忘的差不多了,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来分析一下我们人体的构造,我们人自身与外界环境接触,收集信息,主要有六个渠道,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佛家所讲的六根,六个最基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渠道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别,我们看书的时候,是眼睛和意识配合,眼睛看到了文字,在意识中形成念头,不断地看,我们眼睛摄入的是文字信息,方块的,一个一个方块连续下去,形成了意念,古文简练,一个字就要你产生好几个念头,白话文要好多字才能形成一个念头,实际上对我们最终需要认定的是那个意识所产生的念头,念头越连贯,中间杂念越少,印象就越深。看书时由眼睛摄入文字信息,但同时耳朵、鼻子、身体摄入的信息容易产生念头,就是我们说的杂念,很多杂念掺杂进去,那个书本的意思就会模糊,记不住,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自己可以体验一下,看一遍书和读一遍书,如果你足够敏感的话你会发现,读书比看书更容易集中精力。因为读书时我们强制性的把嘴巴和耳朵也用上了,甚至要配合呼吸用上了鼻子,六根之中用上了五个,如果我们重视读书的姿态,那就六个都用上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摄取其他信息,形成的意识流是完全的,杂念很少,这个印象就深了。中国古代儒家有很多读书人只是读书,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这也是绝对有可能的,读书真正读好了,确实可以达到“大学”中所讲的“定”的境界,甚至一路下去“定静安虑得”,都有可能。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读书、背书,但是儒家并没有对读书的道理明确地说明,不过佛家的东西恰好可以解释。这个读书的问题可能有些限于佛学知识听起来比较难以理解,没关系,我们以后再详细讲。要知道我们老祖宗向来都是背书的,在东汉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以前,很多书是用竹简写的,一本书要很多很重竹简,不象现在一本史记都可以装在口袋里,甚至整个永乐大典三亿七千万字有一个硬盘就够了。过去不行,没有多少人家养得起书,都靠背,然后默写练字,练习写文章。所以过去的私塾先生就是让你背书,不教给你什么意思,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加,你就会对书有所理解,,甚至随着你的人生阅历的丰富,你对同一本书的理解还会不断深入、发生变化。,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化很多都是口传相颂的。象那个才女蔡文姬,他的父亲是曹操的好朋友,因为战乱蔡文姬被匈奴抢去,后来被曹操赎了回来,曹操很羡慕蔡家原来有很多藏书,只是在战乱中斗遗失了,蔡文姬居然默写出四百篇文章献给曹操。四百篇啊,还是人到中年之后背的,才女就是才女,现在的人,恐怕能背出四百首唐诗的人都不多了。
为什么呢?因为读古书的教育方法近一百年来已经在中国几乎绝迹了,这几年才有一些文化界的前辈出来呼吁推行这种古老的教育方法。不要说我们,就是我们的上一代,我的父母,七十多岁的人小时候都没有背过古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都没有见过,更别说受益了。也不能说读古书在中国完全消失,有一种地方有,哪里?庙里,庙里和尚要念经的,经书也都是古文,但是很遗憾,很多经书都是梵文的,没有梵文的语言基础,读了也是白读,结果最后就是演化成什么读大悲咒可以消灾这类迷信了。如果真对佛学感兴趣的,不要去读大悲咒这些东西,最好读一读“心经”“金刚经”还有一本“六祖坛经”,这几本读通了,再看其他佛经就容易多了。
读书一定要读懂才行,懂得了道理人生才有方向,才能迈步去走。我们读弟子规也是一样,弟子规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没有古文基础的人,小学文化,背熟了之后,意思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明白了,问题就来了,你在实践中一定会有问题的,如果你说我没有,那说明你没有用心去体会它,比如前面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后面又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还要“号泣随、挞无怨”,爹妈都不接受了,都揍你了,还要进谏,这是顺是逆?这都要在实践中一点一点去体会。随着你年纪的增大、经验的增多、修养的提高,你对每一句话的理解都会发生改变,做法也会更加合理。我们说“读书受益”,并不是你明白了马上就受益了,而是你有了理论做基础,你遇事的时候反省自己会有一个参照物,会有一个镜子,看看自己到底做的对还是不对。

读书的方法
一般来讲,记忆力好的人,比如小孩子,一篇二百字左右的文章四五十遍就能背下来了,记忆力差点的一般一百遍左右也背得下来了,如果我们读了一百遍还背不下来,就要找一找读书方法的问题了。读书时,首先不要刻意的去理解书的意思,不懂没关系,我们只是念那一个一个的方块字,所谓眼到、口道,看到就把他读出来,用心去体味那个古文章的韵律。古文都很美的,都很合乎音韵,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有诗的韵律、词有词的韵律,要是去读诗经中的诗歌,也有韵律,但和后来的又不一样。我们读的弟子规、大学、中庸、道德经一样也有韵律,每一篇文章对于声音、声调的处理都非常美。不要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中,音乐、美术、书法、文学、政治、哲学都是不分家的,不象现在,文学家会做文章,对音乐一窍不通也可以做文学家,因为现在对于文学,人们对他的音韵水平要求降低了。现在搞文学的可以不懂哲学,在古代不行,你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思想家,很多都是大文学家,文章写得又好,又懂艺术,又懂阴阳五行,又懂养生,其实修养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些东西都是互通的。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你放心,都是万里挑一的人中精品所做的精品文章,一定是读起来又美,又有深意。记不记得我们最开始读唐诗的时候,那么津津有味,因为太顺口了,读起来有劲儿,就拿出那股劲来读这个古文,一样的每一篇有每一篇的味道,就像嚼牛肉干一样,越嚼越香。不用一定要先弄懂是什么意思,读几遍之后,读熟了,很多意思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了,不懂的,再去慢慢找答案。有兴趣的可以在书本中找,但更多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其实除了有一些生涩的文字需要在书本上找之外,我希望每个人都在现实中去寻找答案。往往有的时候经历了一件事,比如被爹妈揍了一顿,屁股打开花了,哭了半天,冤了半天,他们这么狠心,可能我不是亲生的,明天和他脱离父子关系,一句话可能就从脑海中蹦出来:“父母责、需顺承”,还要埋怨父母当然不对。有时候一件事情想下去,感触会很多,古话讲“经一事长一智”,往往经历了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之后,很多书中的道理都会在心中浮现出来,那个时侯才会真正发现道理原来真的有力量,道理真的能够指引人生的方向。而且同时会发现,把我们认同的道理做到并不那么简单。象我有时打我儿子,我儿子小时候挨过揍,经常打屁股,有时候不听话被打得哇哇哭,可是他哭一下之后,又和你来玩,和你粘,有时候心里感触很大,为什么?“挞无怨”,孩子能做到,挨揍了,但并不埋怨你。可是反过来看自己,父母说几句还要顶下嘴,这个时侯真的会感觉很惭愧。
就这样,书中的道理一点一点明白了,有的就穿成串了,在读书中又是另外的境界了,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口而颂、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嘴里念着,意思自然而然在头脑中浮现,在反省自己做的每件事的时候,这些道理就会成为镜子,来检验自己,学会在处处事事中检验自己,也就学会了修养自己的真正方法,读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以上讲了为什么要读弟子规,实际上也讲到了为什么要读书以及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下面讲一讲读古书的次序,有哪些书一定要读,先读哪个,后读哪个。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很重要
这几年国学很流行,市面上的书也很多,什么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讲道理的,讲历史的,讲方法的,很多,在书市上一逛让人眼花。如果一个人的古文素养比较好,看古书不打怵,有这样的人,很少,用佛家的观点讲这是前世带来的,我们不去讨论前生存不存在,总之这是天生的,确有一些这样的人,或者年纪大一点对人生感悟比较多的,可以从“论语”,“道德经”开始读,否则就要从最基本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读,千万不要小看这几篇小文章,这几篇文章基本上概括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弟子规”是儒门弟子的行为规范,其实也就是家庭教育的规范,中国几千年的家庭教育都是基于此形成的,是人生的基础。“三字经”更是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政治、五行等方面,基本上是中国文化的一部总纲、总目录。“三字经”的作者是宋朝的一位大儒。深宁居士王应麟,这个人很有学问,读过的书多,做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难得的是他的文笔很好,当时吏部选拔考试有一个科目叫“博学宏词科”, 所谓博学宏词,一是学识要渊博,二是文词要有力度。唐宋时期通过这个科目的人很少,因为确实很严格,要求高。我们知道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学问、文采那么好,考了三次都没有通过。王应麟是通过这个考试的,所以虽然他在历史上名气不是很大,但是确有真才实学,所以他做的三字经涉及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的方方面面,典故非常多、常识非常多、历史非常多。三字经真正读懂了,基本上对于中国文化大的框架就完成了,或者说地基完成了。我们都知道盖房子最费事的是打地基,你看盖大楼,先把地围起来,很长时间都看不到楼盖起来,都是在先打地基,打地基时间很长,因为要打得牢固。等地基打好了,盖楼很快的,三天两天一层,很快就起来了。读书做人也是一样,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小文章最开始读可能很费功夫,但是一旦这个地基打好了,再往上增加就容易的多了。所以我们说国学底子薄,从头学的人一定要读三字经。其实讲实话,现在国学底子厚的人不好找了,所谓国学不仅仅是思想、知识、书画这些东西,其中的精髓是需要人用一生去实践、去体会的。回头看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前面是战乱,接着是政治运动,然后是全力发展经济,这期间很少有人去体会国学的精髓了。老百姓能看到这方面的书籍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即使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仅仅限于研究而已,大多流于知识层面,这种研究对于做人做事没有太大帮助。看一看现在出的很多国学书的译文水平就知道,很多都是依字解文,不知所云。真正用身心性命去体验文化的人真的不多了。
当然,也不能说近百年的文化断代让文化就此失传,只是传下来的东西比较少,比如孝道,这个就在家教中传承下来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从小就已经接受的,既然知道了,就要不断的实践,身体力行,不断反复去体会,一个孝字能体会透彻,真能够做到象“中庸”中讲的孝心“发而皆中节”的话,你的修养就已经有所成就了。
“三字经”读完了,对于中国的文化思想、历史就有了一个大框,接下来不要着急去读大学中庸这些思想性、理论性的东西,最好先读“千字文”。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都不是从小看古书长大的,顶多也就背背唐诗,看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像我自己还自认为文学底子还可以的,从小对于汉代以前的书看得也很少,我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集中在春秋战国产生并成文,成书大都在秦汉之前,文章这东西就是这样,越往前的用字越简练、越精辟,我们自小读过的古文和那时的文章一比,和白话文差不多。所以要读秦汉以前的文章最好先提高一下文字素养,那时的文字意义更广泛,使用起来也更灵活,这需要我们适应能够。那为什么一定要读千字文呢?千字文的内容并不能对三字经形成补充,但千字文的用词用字堪称古文中的典范。我们读不懂古文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古文的语法习惯,如果是简单的“…….者…….也“还看得懂,一旦前后倒置了,可能就会发懵。还有古文的用字一般很简练,中国古代一个字往往有很多层意思,有些又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不像现在的白话文,一个“说”字就是说话的意思,在古文里又是说话,又是高兴,又是游说、说服,解脱,很多意思,要对照前后文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千字文”好在哪里?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了一篇文章,其中没有重复,当然由于后来字体简化,有些版本的千字文会有五六个重复的字,但最开始做的时候用的字是没有重复的。千字文是南北朝时的一位大臣周兴嗣所作。当时的皇帝就是我们讲过的达摩见过的梁武帝,周兴嗣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文学大家,他曾经撰写历史,写史书。我们知道过去皇帝身边会有史官专门记录皇上的日常活动,后来发展到吃什么说什么都要记,这种记载传说是 从周兴嗣开始的。梁武帝为了教孩子读书,找不到好的启蒙教材,有一天突发奇想,叫人从王羲之的碑文中拓下来一千个汉字,交给周兴嗣,说:“卿有才思,为我韵之”,老周啊,我教儿子没有好教材,大伙儿都说你有才,你帮我把这一千个字组成一篇文章,这一千个字是从王羲之的字上拓下的,并无章法,要想拼成一篇文章谈何容易,这个梁武帝真好脑瓜,可以算的上是拼图的发明人了。可就是这种情况,周兴嗣一夜成文,一宿功夫就完成了,不但一千个字绝无重复,而且文章绝妙,意境高远,又朗朗上口,后世都称赞孔子作春秋是惜字如金,言简意赅,但是如果你读了周兴嗣的千字文,仅仅从文字功夫上讲,恐怕孔老圣人也难以相比。传说周兴嗣一夜成文,鬓发皆白,头发胡子全都白了,成就了一篇千古奇文。
千字文的特点是把文字运用到了极致,文字之间的联系很微妙,词意之间的贯通也很细致,能把千字文读通,每个字都弄懂,大部分古文基本上没问题了,至少你已经熟悉了文字的用法,特别是一些史书和汉代以后成书的古籍,大部分都能应付了。
千字文不止文字运用得好,音韵运用得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也非常深刻,象从盖此身发、四大五常一直到坚持雅操、好爵自靡,这一段讲做人的道理,我们细细玩味的话,足够指导我们一生了,象讲“德建名立、行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源善庆,尺璧非宝、寸阴似竞”,这都是至理名言,读懂它,你对论语呀,老子呀这些书的思想都会了解个大概。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7: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音韵上看,千字文更胜于三字经,我们前面讲过,读书要随着音韵走,踩着那个点儿走,读千字文会觉得它就是一首乐曲,很美,不用想它是什么意思,只是去读,嘴巴上、心里都会很舒服,这种境界在你心比较静的时候会捕捉到,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比如健身啊、练气功啊、瑜伽啊,包括打坐参禅是一样的,我们听说过打坐修道的,练功念咒的都要到这种境界才可以上路,这个境界已经接近于“大学”所讲的“定”的境界了。这个境界保持下去,进步会很快的。
从内容上讲,千字文要比三字经更难懂些,而且往往一两个字就是一个典故,需要我们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读懂,这个千万不要着急,也不要急于去一定要弄懂它,要给自己时间慢慢消化。我们说过了,读千字文的作用是要更好的了解古文的文字用法,更多的体会字义,同时感受古文的音韵,有些一时不明白的典故可以暂时放一下,或者只了解一个大概就可以,以后经和史读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了。这里要提醒各位,中国的文化思想都是互通的,不要认为千字文是一种思想,论语是一种思想,道德经又是一种思想,如果你真读懂了,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都是一样的,世上的真理原来只有一个;换而言之,如果你能在一个上面读透了,通彻了,其他的一看也就都懂了。
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小书读完了,也就具备了读古文的语言基础,这时候再去读论语、孟子就不打怵了,可以读四书了。三字经虽然也号称为经,但毕竟是启蒙读物,,是打基础的,真正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四书中体现的比较全面。四书就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儒家的学问中这四本书是精髓中的精髓,也是儒家所有学问的基础。所谓儒门四圣,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据说是孔子传道给曾参,曾参又传道给子思,子思又传道给孟子,到了孟子,道传不下去了,就此失传。就像禅宗从达摩传到六祖惠能,虽然说在慧能后一花开五叶,但无人可以称祖,在修养上的成就已经没有人可以和前面的祖师相比了。所以这四本书这正读懂了,读别的书就容易的多了。由于有了千字文的文字基础,论语和孟子读起来不会很吃力,但是大学和中庸中涉及到诗经、礼记里面的内容不少,需要一点一点消化。可能有人说那我先读诗经、礼记,周易什么的、再回过头来读大学、中庸。这样做也可以,而且自古以来很多人是这么做的,不过我不太赞成。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大多是半路出家,在我们读古书之前我们头脑中已经有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古人读诗经是先陶冶性情,由情而入理,我们恰恰相反,是要由理而入情,以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去理解诗经、礼记比较困难,我们又抛弃不掉这种习惯的思维,所以只好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法,书中有我们认可的道理,我们才会进一步探究它,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挺复杂,以后再说。不过小孩子可以先读诗经,没问题的。大学和中庸文章很小,大学不到两千字,中庸四千字,背下来很容易,但其中的内容要用一生去体会,用一生去实践,就一个“定静安虑得”的“定”字,太多的人尽其一生都做不到了。如果你对佛学感兴趣,这时可以读心经和金刚经了,还有道家老子的“道德经”,这些都是文化思想中的基石,这些书如果都能读下来,可以说足够了,完全够用了,这些书如果都读通了,再去看诸子百家以及后世书中的很多观点都会一目了然。这些书籍成书都是在春秋战国前后,那个时期形成的思想理论影响了世界两千多年,这些思想是后世理论的源头,后世的著作虽然很多,但真正出其右者少之又少。
再往下,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喜欢儒家的,接着读儒门十三经,喜欢道家的接着看道家的庄子,喜欢佛家文化的可以接着读“六祖坛经”,喜欢历史的可以读“鉴略”、“二十六史”,一步一步深入下去,这就看个人的兴趣爱好了。
因为大家都有工作,有家庭,要上班,要生活,所以读书也要有所侧重。我们现在在企业中提倡素质修养的提高,一般来讲全体员工都要读弟子规,不是要大家一定都要听话,对老板象对爹妈一样,言听计从,而是希望大家能在生活、工作之中找到乐趣,找到修身养性的乐趣。同样都是工作、生活,快快乐乐的多好啊。喜欢读书的可以加读三字经、千字文,对于普通员工来讲,生活求平实,安居乐业,教育子女基本上都够用了,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对于自己能力有更高要求的,我们建议读大学、中庸,这样你会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才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至于公司的老板、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股东啊这些人,我们建议读道德经,不是说老板们都没有道德,需要补课,中国古代的道德两个字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用古代的观念解释,能做成企业的都可以算是德业有所成就。道德经会对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有所帮助,在座的以后想自己当老板的也要读,读懂了就会知道怎样做才会是一个完美的老板。
前面提到四书要读,四书总是要和五经放在一起的,顺便提下五经,五经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由于有些事春秋之前的古籍又经过整理,所以有些不太完整,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上古的民风民俗以及为政思想,因为这些东西都很简练,和我们现在的文章格式、生活习惯相差比较大,所以我们建议暂时不读这些书,等到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有了自己的认识,再回过头来看可能会更好些,否则因为其中内容博杂,文字又少,可能难以理清头绪。特别要提下周易,不要轻易去读周易,因为你一下子难以理解透彻,后世又对周易的解释和拓展太多太多,又是算命又是风水,又是卜卦又是起名,很容易陷入旁门左道,所以在你自己的见解没有稳固之前,不要轻易读周易,真正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站得稳了,真正的“八风吹不动”了,再去体味周易的博大精深,才不会跑偏。
读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不懂的地方要去翻看译注,前面提到过,由于近一百年来国学文化的断代,造成现在可以参看的白话书籍不多,虽然近十年来出现了很多国学书籍,到哪里都买得到,可是如果细细推究,有很大一部分书籍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参考价值并不高,现在的社会,高智商的都在抓钱,开公司,搞项目,真正做学问的已经少之又少了,真正做学问的又限于资料不足、社会环境以及自身修养的关系导致实践学问的高度不够,这个看看近些年出的国学书就看得出来。其实有时很感叹,现在的人对于学问不象以前那么用心、那么仔细了,去书店转一圈,老子的道德经就有好几个版本,还都是正经出版社出的,但真正翻开看看,解释得花样百出,真是百花争艳,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反正谁也不懂,我怎么写你就怎么看就得了,可能现在就是这样,你想啊,月饼都分三六九等了,一元钱的有,十元钱的有,一百元的,还有,一千元一块的都有,书可能也是这样吧。说到书的质量,我想起十五年前刚开始求道的时候,看过一套书,是奥修的书,大概六七本,是奥修的书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很难买,还是在长沙买到的,哪几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奥修的书写得好不稀奇,难得的是翻译者的水平,能翻译到那个水平,对翻译者的修养是有很高要求的,至今我都很感谢哪几位翻译。但是回过头讲,这些翻译年纪一定也都大了,现在再找这种水平的编辑不好找,一方面大众有了国学需求,一方面出版商想出好书却找不到好人写,本身文化断代已经形成了,大家都是从头开始,谁也高不到哪里去,书又一定要出,就形成现在这个局面了。不过也不用悲观,很快,顶多十年,就又不一样了,可能到那时就真的是百花齐放了。
虽然可以参考的书籍不多,但还是有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筛选,你认为他解释得对,你赞同,就说明他的水平适用你,没关系,书是死的,内容是活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看着舒服,认同,就说明他适合你现在的修养水平,当然你内在的修养水平提升后会有别的看法,会有另外的解释,没关系,现在能用就行。
人对书本、文章的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你经历的增多,反思的增多,对文章的理解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你没有进步,要接受这种改变,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修养水平的提高。
前面说了这么多,做一下总结。我们讲了1、为什么读弟子规。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3为什么“读”而不去“看”。4修养的境界,也就是读书的目标。后面又讲了需要读哪些书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说读书是为了提高修养的,从小处讲,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活的快乐、满足,自己首先得活得高兴;往大一点,在家庭中、单位中、朋友中,我们都希望能获得尊重,获得帮助、获得爱护,再往大,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于一个地球村的角度讲,我们都希望和谐、和平,没有矛盾、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没有灾难,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而读书、改变自己、规范自己、提高自己,于己有益、于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相信在家庭中,每个孩子都想更好的孝敬父母,,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受到尊敬;在企业中,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遵守规则,而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老板温和有礼,这种和谐不是一方面改变所能达成的,必须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希望大家一起共勉,以我们的平民之心、平民之力来延续、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也会改变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座城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4-3-29 21:03 , Processed in 0.1011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