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0|回复: 0

[转帖]外资购房须实行实名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8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悉,一份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文件,已经由建设部、商务部等六部委会签完毕。文件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的市场准入、开发经营,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房产等三大领域,均进行了明确的规范。</P>
< >一位接近文件起草部门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具体统计数据,会在本月15日左右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将结合情况确定该文件的发布和执行时间,而涉及到的有关部委,也将随后出台具体操作细则。</P>
< ><b>不是有钱就能买房</b></P>
< >上述文件一旦正式实施,将只有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房企除外)和在境内工作、学习超过一年的个人,具备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的资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购买将必须采取实名制。</P>
< >在2002年取消了外销房和内销房的区别后,我国在外资投资房地产方面没有了任何限制。</P>
< >“不久会有一些具体细则出台,来解释‘符合实际需要’这个条件,如一个多少人的机构能够购买多大面积的自用房,肯定不是有钱就能随便买的。”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说。</P>
< >“限制境外机构和非中国居民个人购房这个政策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做既防止了外国人联手炒房,也防止一些境外投资机构来炒房,抬高房价制造房地产泡沫。大多数国家都是在交易这个环节来限制。”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表示。上海一个专门为外资机构和非中国居民购房提供咨询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预测政策出台后,非中国居民购房的手续将变得复杂起来。据称,最近一些一直想买房的外资,向其咨询时一听说手续要复杂,“就立刻着急了,毕竟都怕麻烦”。</P>
< >此外,按照六部委目前的设想,今后机构和非中国居民购房,除了要求实名制,还需要有批准机构设立的证明、个人来中国工作或学习的时间等证明,才能去办理购买和登记手续。同时,外汇管理局也将会在结汇这个环节守住资金闸门,相关房产转让所得人民币资金,经合规性审核并确认按规定办理纳税等手续后,方允许购汇汇出。</P>
< ><b>“商业存在”阻击热钱</b></P>
<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外资购房,“商业存在”将是一个基本原则。今后,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外资单位,必须取得商务部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国家工商总局的营业执照。</P>
<P >“这意味着,以前一些金融投资机构和其他各种渠道进来的境外热钱,将不能够直接投资购房,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才行。”该人士指出,而这将对外资炒房起到“一剑封喉”的作用。</P>
<P >据悉,此次文件规定:外资投资购买非自用房产,应遵循商业存在原则,按规定申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其中投资总额超过(含)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50%。</P>
<P >“设置这个门槛的目的,是限制银行对外资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比例,改变以前房地产市场投资中贷款比例过高的情况。”董藩认为。</P>
<P >此外,文件对外资房企的设立、股权转让或项目转让,以及并购境内房企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其中特别规定,外资并购境内房企或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权的,须妥善安置职工、处理银行债务,并以自有资金一次性支付全部转让金。</P>
<P >“这实际上是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以前出现过外资并购某个国企,不安置下岗职工,也不清理欠债,而只是相中了国企所在的那块地皮的例子。”董藩教授说。</P>
<P ><b>资本金“紧箍咒”挤压“假外资”</b></P>
<P >对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资本金方面将念起“紧箍咒”。</P>
<P >新政策将规定,外资房企中注册资本金未全部缴付的,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或开发项目资本金未达到项目投资总额35%的,将不得办理贷款和结汇。</P>
<P >“从房地产开发方面提高门槛,资本金方面的规定能够防止出现泡沫,减轻银行的贷款压力。”董藩教授对此评论。</P>
<P >而对于50%的注册资本金要求,盛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立冲表示,如果各地方政府按照文件严格执行,将不可能有外资可以投资境内的房地产市场。据他介绍,此前外商投资设立的房地产企业,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在40%,提高到50%已经不合乎房地产开发自身的规律,“外资的投资回报将因此大幅下降。”</P>
<P >但某境外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的吴先生却表示,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向来都是分批到位的,因此,增加到50%的影响并不大。</P>
<P >不过,上述两位都有境外地产基金管理经验的人士一致认为,这一规定可能对那些“假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产生致命影响。</P>
<P >据介绍,在很多地方,出于政府方面对引进外资的迫切需求,一些民营的开发企业在拿到土地后,会在境外设立一家公司,再以境外公司的名义收购上述土地,进行开发。黄立冲说,如果文件出台,这些“假外资”开发企业将首当其冲。因为它们大多资金实力不强,同时又面临“国六条”的政策压力,“这些企业最终会‘死’掉一批。”(丁矛 本报记者翟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一财经日报) </P>
<P ><a href="http://biz.163.com/06/0717/02/2M6UVEQF00020QEO.html" target="_blank" >http://biz.163.com/06/0717/02/2M6UVEQF00020QEO.html</A></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4 00:49 , Processed in 0.0734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