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1|回复: 8

猪鸭肉混合制羊肉卷 专家支招鉴别假火锅食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23: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0224082123252399.jpg
20110224082124495514.jpg
20110224082124730359.jpg

除了飘香剂、辣椒精、肉味剂等大量掺了化学物质的添加剂混入火锅上了餐桌之外,作为东北人在寒冷季节里最喜欢吃的火锅,究竟还有哪些容易被造假的火锅食品,会经常被市民遇到?又该如何辨别这些假的火锅食品?

  猪鸭肉混合制成假羊肉卷

  2010年年初,本报记者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羊肉卷经销商的指引下,来到新民市新民屯镇。这里有一家名为沈阳柏祥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企业,“他们就是市内这种假羊肉卷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个厂家的一位负责人很坦诚地告诉记者,最初,他们是把从附近养殖户手里收上来的猪肉、鸭肉混合,放进一个类似于槽子的东西里,用机器碾压成形。之所以选择猪肉和鸭肉,一方面价钱低廉,另外就是因为鸭肉也有一定腥味,但是却没有解决膻味的问题。为了改进“工艺”,他们还专门到山东等地“学习”。“其实,就是往里面掺羊血和羊尿,这样就会散发出羊肉独有的那种膻味。”

  记者调查得知,目前还有一种劣质羊肉卷,其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将一些肉食加工厂剩下不要的羊肥膘低价买来,掺进去,或者直接用添加剂。“这样,啥问题都没了,加工好的肉拿外面一冻,保准一般人吃不出来。”

  几乎就在记者对柏祥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进行暗访的同时,辽宁省质监局接到一个举报电话,说有人在新民市郊区一间农舍里生产假羊肉卷。经过缜密调查,质监部门在那里查出了1万多斤假羊肉,随后就地封存。

  支招:假羊肉卷膻味不浓

  沈阳农业大学一位教授表示,假羊肉卷与正常的羊肉相比膻味逊色很多。最重要的是,这种羊肉卷并不需要用力拉扯就会从中间断裂。

  记者又来到工商和质检部门求证,也得到同样的说法——根据肉眼初步判断,这种售价低廉的羊肉卷并非羊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兴民主要研究肉类品质评价。他认为,将羊肉、猪肉和鸭肉掺杂在一起后,用肉眼很难直观辨别出来,这也是黑心商家掺假屡屡得逞的原因。鉴别羊肉卷的真假一般需要借用基因扩增技术。

  一看色泽:羊肉卷一般呈深红色,肌纤维较粗;猪肉一般呈淡红色,肌纤维较细。而且多数用猪肉刨的卷都含有一些五花肉,呈红白相间的颜色;而羊肉的脂肪呈灰白色;鸡肉的脂肪呈浅黄色。

  二辨质地:猪肉卷在拉扯下易断,而羊肉卷不易断。

  三闻味道:买回家下锅后,猪肉卷没有膻味,而羊肉卷有较重的膻味。但是在此记者提醒消费者,有很多不法商贩会先把猪肉鸡肉等泡在羊油里,制造出膻味。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羊肉卷的价格,如果价格过于便宜,便可以确定是假冒的羊肉卷了。

  底料用“地沟油”代替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西安市明德门地区,有一家小有名气的火锅店——重庆胖妈烂火锅西安总店,很多市民都曾闻香下马,吃了之后赞不绝口:“很香,很辣。”可去年3月20日,食品稽查执法人员却在这里目睹了惊人一幕:厨房里两个大桶,上面架有漏桶,正在回收泔水油。

  当执法人员走进这家火锅店的厨房时,一眼就看见靠墙搁置的两个不锈钢桶,每个桶高1米左右、直径六七十厘米,桶上方的墙上分别贴着“牛油”、“清油”的字条。每个桶上都架着一个四方形木架子,上面搁着特制的满是漏眼的小桶,看起来用具都十分“专业”。

  小桶内是暗红色的食物残渣,里面有火锅配料、海带、土豆等,一个小桶里面还放着一把铁锨,而下面的大桶里,则是一层漂着红色浮沫的油。在不远处靠近操作台的位置,还有两大桶呈现出深褐色的油,上面漂着几个辣椒。

  因为该店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执法人员责令该店立即停业整顿,随后依法进行了处罚。

  支招:四招鉴别“地沟油底料”

  根据经验,一般通过看、闻、尝、听四个方面即可鉴别。

  一看:首先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磨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则更不能吃。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的,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下嘴”。

  毒豆腐皮内含甲醛和硼砂

  为了色泽漂亮、延长保鲜期、增加产量等,一些不法分子将吊白块、甲醛、硼砂等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用于豆腐皮的生产加工。成人摄入吊白块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甲醛是较强的致癌物质;硼砂在食用一定量后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吸收,导致体重减轻,其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致死量成人约为20克、小儿约为5克。

  豆腐皮的蛋白质含量达45.9%,是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胆固醇的营养食品。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豆腐皮还有易消化、吸收快的优点,是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

  由于豆腐皮在餐桌上受到青睐,市场上假豆腐皮也就频频出现,只有记住了真豆腐皮的特征,才能保证自己菜篮子的安全。

  支招:假豆腐皮易断裂

  真豆腐皮色泽微黄均匀,片状,表面细腻,薄厚均匀,有弹性,不发黏,无杂质。假豆腐皮在弄湿摊开后,如见深黄色小点,是涂有黄颜料的;折叠微压,则有明显压痕或断裂。

  墨汁浸染的毒木耳

  据报道,有不法商家把发霉、腐烂、变质的垃圾木耳用墨汁浸染,然后加糖、淀粉、硫酸铜、硫酸镁、卤水、尿素、明矾、氨水等有害物质,再进行烘干后出售,有时为防虫还添加作为农药使用的高毒磷化铝。因黑木耳的特点是吸溶性很大,硫酸铜比重大,硫酸镁很溶于水,因此放到水里以后,黑木耳就把硫酸铜和硫酸镁吸收进去,这些有害物质反复清洗也难以洗掉,硫酸铜一般用在杀虫剂上,硫酸镁则是一种致癌物质。

  支招:毒木耳颜色黑中发绿

  毒木耳比正常木耳重,干湿比仅为1∶3.64,大大低于标准值1∶12。不法商家便是以这种手法赚取昧心钱。

  优质黑木耳腹面乌黑光润,背面略呈灰白色;劣质木耳呈棕色,有白色附着物,外观粗糙,粘结成块,组织纹理不清。用手摸时,优质木耳翻动时有干脆沙响声,脆而易断;劣质黑木耳翻动无声,有潮湿感。此外,如果用水泡,则可以看到,优质木耳涨发性好,叶体肥厚,吸水量大,水中浸泡无杂味,涨发后颜色黑;劣质木耳吸水量小,叶片小,有异味,颜色黑中发绿。

  染色剂染出黄灿灿毒酸菜

  据《南京晨报》报道,在南京市热河路天龙果品市场内,一个腌制酸菜的作坊的加工过程让人触目惊心。他们在已变质的酸菜里再撒上盐,加染色水染色。这些酸菜在销往白云亭农贸市场前放入大量的化学物质,加工的人说这种东西放得越多,其颜色就能保持越久。

  有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缸旁一个白色的塑料桶内盛放着自来水,一男子左手握着一个装有化学粉末的瓶子,右手拿着一根木棍,一边将化学粉末倒入自来水中,一边用木棍搅拌,原本清澈的自来水立刻变成了黄水。记者问:“师傅,这黄水用来干什么?”男子说:“老板为了让酸菜卖个好价钱,让我加工染色酸菜。”说着,该男子转身用一只蓝色的塑料桶,将刚调制好的黄水倒入缸内的酸菜里,随后找了一根木棍搅拌,黑褐色的酸菜顿时变得黄灿灿,乍一看十分诱人。

  经工商部门调查,这家加工作坊无任何执照,其用于对酸菜进行上色的化学原料是化学染色剂;工人在酸菜中加入的盐是一种不能直接食用的问题盐。

  随后,执法人员在一处脏乱不堪的房间里还查出大量染色剂、问题盐和其他化学原料。

  支招:毒酸菜发黏发软

  去市场买酸菜吃的时候,首先要选质量好的酸菜——整棵的好酸菜菜帮一般是微白透明的,菜叶带一点黄。

  注意闻一闻气味是否纯正,酸香味是否浓郁,看看菜的质地是否有弹性,颜色是否清爽。如果菜发黏发软,风味不正,说明杂菌污染严重,安全性就比较差。假如有霉味,一定不能购买,这意味着其中有毒物质含量高,还可能有致癌的亚硝胺。酸菜买回家后,要多清洗,洗到水不变浑浊为止。假如不是马上烹调,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减少杂菌的繁殖。如果发生霉变或表面生白膜,则一定不要再食用。

  在餐馆里,不能看到它原来的样子,但是可以通过味道判断,味道不好就不要多吃。如果吃了含酸菜的食品之后感觉头晕胸闷,就要马上停下筷子,最好能把吃了的酸菜吐掉。在饭店里吃酸菜时,首先也要看颜色,优质酸菜煮出的汤是浅黄色,菜呈金黄色的必定是劣质酸菜,是加入了工业色素导致的。

  人造合成假豆腐内幕

  不久前,媒体又曝出豆腐竟然也能造假。假豆腐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原料合成,并假冒外地品牌生产销售。

  据造假人交代,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变性淀粉、盐、味精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用搅拌机搅拌,然后加入冰块和色素继续搅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分封包装即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豆腐有点类似冰冻豆腐,含有丰富的气孔。

  正常的豆腐是怎样制作的?记者就此采访了豆制品行业协会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传统的豆腐,北方做法是用大豆磨成豆浆,再加入卤水或者是海水制成,这种豆腐含有优质蛋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传统豆腐的原料主要有大豆、卤水和少量消泡剂,消泡剂占到千分之二,需要经过清洗、浸泡、磨浆、甩渣、烧浆100摄氏度以上、点卤等工艺。”

  支招:假豆腐有药味

  目前,国家并没有对豆腐下“定义”。而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包括嫩豆腐、豆腐干等产品,所适用的生产标准都是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非发酵类豆制品》国家标准。而该标准的适用前提必须是:经制浆工艺制成的豆制品。也就是说,如果是用其他工艺制成的豆制品,该标准对其并无约束力。

  真正的豆腐颜色略黄、表面不平整,有豆香味。市民选购豆制品时不要选购颜色太白或者颜色全都是黄色的豆腐。大豆有油气,做出的豆腐颜色略微发黄,表面不是很平整,有一些小眼;而人工合成的豆腐,表面很平很细腻。颜色异常发白的豆腐是加了凝固剂,颜色异常发黄的,是加了色素造成的。

  传统豆腐有一定的弹性,而且软硬适度,闻起来应该有一股豆香味。人工合成豆腐弹性较差,因为是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气味很淡,甚至有化学药剂的味道。因假豆腐里面含有大量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在正常情况下,豆腐是易碎的,如果看见韧性颇强的豆腐,就得小心了。

  猪牛血制成假鸭血

  鸭血是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它细嫩爽口,营养丰富,含铁、钙、维生素等多种矿物质,有解毒清肠、补血美容的功效。但据《新京报》报道,目前一些不法摊贩从屠宰场低价收购猪牛血,然后加工成假鸭血。 2008年10月30日,三河市工商执法人员对一血豆腐作坊进行检查时,在该作坊内查出4桶有刺鼻气味的乳白色液体,后经有关人员取样检测,含有高浓度甲醛。

  支招:辨别鸭血真假有三招

  外观:真鸭血的颜色通常是暗红色,用水焯时不掉色。假鸭血的颜色为咖啡色,焯时水会被染成红色。

  手感:真鸭血又硬又脆,用手指按时会发生断裂,切面会有大小不等的小孔。假鸭血的柔韧性很好,按时不会断裂,小孔也是很匀称的。

  口感:真鸭血细腻、嫩滑、有香味。假鸭血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而且比较韧,弹性比较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的是,其实连海底捞和皇城老妈这档次的火锅店用的都未必是真肉,不过像档次较高的肥牛和豆捞用的肉倒是都是真肉,不信的话可以去对比一下,差别很明显的。另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吃一碗吉野家的肥牛饭,看看里面的肥牛是什么口感就知道了呵呵。
发表于 2011-6-10 06: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哪 这年头啥也不能吃了啊
发表于 2011-6-10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很嫩的羊肉、牛肉,听说都是用福尔马林浸泡过的。
发表于 2011-6-10 1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boblisa


    海底捞皇城老妈的肉不好你怎么就能断定豆捞和肥牛就是好肉?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1: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oblisa


    海底捞皇城老妈的肉不好你怎么就能断定豆捞和肥牛就是好肉?
chinaxiuxiu 发表于 2011-6-10 11:03



    吃一下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11-6-10 17: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猪肉就不错了,有的养殖场还把狐狸肉和水獭肉和羊油一起刨肉片充当羊肉
发表于 2011-6-10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还是在家吃吧
发表于 2012-5-18 14: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17 09:38 , Processed in 0.0908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