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8|回复: 0

开发商对2012年不抱幻想 忧降价也换不回成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1 0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腾虎跃,于大部分开发商而言,似乎只是过年时说的一句吉祥话。
  “对于2012年,公司不会抱有任何的幻想。”一位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昨日直言,目前全国的房地产调控都很紧,该公司对2012年的市场不会抱有太大的预期,估计一些企业全年的销售额和2011年四季度的销售量持平,2012年的销售计划会根据一季度的市场变化做出调整,总之并不乐观。

  沪上某房企副总裁进一步说,2012年只要能完成2011年没有完成的销售量,已经很满足,拿地是基本不做考虑。
  寄望三四月行情
  低调观望,几乎成了受访开发商的共同表情。
  某代理公司负责人周华燕介绍,目前开发商对于2012年的市场预期,普遍比较悲观,大多数在观望三四月份的行情,因为这是传统的小阳春,如果成交持续低迷,或许会有一轮价格下探。
  宝华集团副总裁杨健同样认为,3月份是一个市场风向标,届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房企还在对市场进行调研和观望。
  龙年春节前后的楼市表现,似乎也在印证开发商的判断。
  杨健介绍,该公司旗下楼盘的售楼处正月初四正常上班,但至今并没有看到成交数据。这个情况比往年还要差一点。
  周华燕则称,其目前还处于休假之中,春节期间该公司代理项目的成交并没有统计,估计不乐观,整个市场都不是很理想。
  中华企业营销总监戴正芳则提到,该公司在美兰湖的一个项目,春节期间有2套成交,相比整个市场环境而言,已属不易。
  昨日,早报记者从几个房企营销负责人处了解到,春节在售的新盘项目,大部分是零成交。
  佑威研究中心30日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1月23日-1月29日)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0.44万平方米,环比(较前周)下跌89.21%;新增供应面积为0.7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87.28%;成交均价为16144元/平方米,环比下跌40.96%。
  佑威机构执行董事黄志坚分析,上周正好是正月初一到初七,仅有4个成交日,环比不具有可比性。但从过去7年同期的成交情况对比看,龙年春节的成交量依然是最低的,仅为7年平均水平的36.06%,缩量近三分之二。
  开发商销售目标求稳
  开发商低调的另一层潜台词,是对2012年调控政策走向的不乐观。
  1月29日,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到市房管局调研。调研会上传出的消息显示,今年,上海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和上海的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重点是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房产税的征收和住房限售政策。
  虽然会上也传出部分被市场解读为“利好”的消息,如“落实居民首次购房的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研究规范网络团购、网络拍卖等方式销售商品房”,“调整普通住房标准”等,但开发商似乎更为关注“继续严格执行调控政策”的表态。
  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昨日坦言,不光是上海,目前全国的房地产调控都很紧,该公司对2012年不会抱有太大的预期。在销售目标方面,龙年春节前是希望比2011年有少量的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供应量和开工量上升,而并非看好市场所以调高销售计划。
  杨健亦称,2012年只要能完成2011年没有完成的销售量,就很满足。
  周华燕则提到,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购房者对市场预期已经发生转变,他们不知道大笔的资产投入,是否会得到资产的升值。在房产税可能扩围的预期下,也限制了其买房的冲动。此外,限购政策下,不少置业者的购房资格被冻结,无法进入市场。
  “这就导致很多开发商面临困境,即使价格下探,也未必带动成交。因此,很多企业今年的销售目标则是维稳,有些是下调销售计划。”周华燕说。
  不过,有分析称,本土的中型企业周期性较强,比如今年竣工少了,销售目标就随之下调;而竣工面积多了,目标随之上调,并不是完全因为调控。
  开发商担心“以价换量”失灵
  对于2012年的房价走势,开发商的预期并不乐观。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分析,2012年,在楼市成交持续下探过程中,不排除会出现普遍的价格下探,但在政策不放松的背景下,降价未必能带动成交量。2012年在售和上市的项目,大多是2008年之后入市的地块,成本很高,很可能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就是开发商降价,却无法换取成交量。
  “高端项目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不排除一些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出售项目套现。”上述开发商预计。
  受困资金链的绿城中国(3900.HK)近日被指有意再出售4个项目,以再套现60亿元。
  对此,绿城中国相关负责人昨日予以否定,称绿城目前的确有出售项目的计划在谈,但并非上述消息所提到4个项目。但该负责人未回应出售项目与资金链紧张有关。
  而绿城“断臂求生”并非个案。
  有港资开发商高层透露,从2011年开始,已经有不少开发商出售股权,有的是寻找合作,但由于调控力度下房企融资成本高,因此对于购买项目普遍持有谨慎,这也导致项目的价格被不断压低,这类成交并不集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9-17 22:14 , Processed in 0.0712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