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回复: 0

广州住宅市场存货6万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9 01: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积高达793.63万平方米,相当于去年广州商品住宅签约成交总量,开发商销售压力大
南方都市报2月8日讯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和长时间的成交量低迷,广州住宅市场的库存量再攀新高。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获悉,截至2月6日,广州全市可售货量超过6万套,面积高达793.63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去年广州十区二市商品住宅签约成交总量。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开发商去库存压力增大,住宅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售商品房面积近800万平方米
在遭遇近4年春节假期楼市成交最低点后,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量有所回升。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30日至2月5日,广州十区两县市一手住宅网签595套,环比上周35套明显回升;网签均价为10477元/平方米,环比上周升3.33%。
但是日均成交不足百套的成绩单未能掩盖广州楼市的冷清现状。记者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网上看到,截止2月6日,广州全市可售货量超过6万套,面积高达793.63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去年广州十区二市商品住宅签约成交总量。也就是说,按照去年的楼市成交水平,光是消化存货就要花一年的时间。而未售货量更是超过10万套,可见今年市场去库存化的压力依然很大。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表示,据有关机构监测,按目前已动工项目统计,预计2012年广州市十区新增商品住宅约6.67万套,较2011年有所增加。如果发展商按正常进度施工,预计2012年全市十区可售货量(包括存货和新货)约为11.6万套。
今年房价仍有下降空间
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分析指出,1月31日的国务院会议明确“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他认为,这次会议意义重大,相当于给2012年的楼市调控定了调。
赵卓文指出,要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目前在北上广深等地严格实行的“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将会在2012年继续。对限购政策的放松调整有可能会放缓,因为地方政府也不希望像去年的佛山那样,搞个政策“一天游”。
“2012年,卖楼难,已经注定是一个事实。”赵卓文指出,很多开发商已经习惯了“能卖100,绝对不卖99”的策略。事实上,开发商即使把价格降低20%,大部分项目依然有利润。2011年开发商的让利,都是属于“让利促销”,基本上没有“割肉促销”的。赵卓文认为,2012年楼价确实还有降的空间。
政策动向
差别化限购还在调研阶段
据了解,今年广州的房地产调控思路已上报市政府审定。其中,将适当调整新建住房购买的行政调控手段,如针对住房交易的区域性、人群结构、套型结构特点,研究差别化“限购”措施的可行性。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目前,上报市政府审定的今年广州的房地产调控思路尚未最终明确,一旦审定通过后会向媒体公布。而差别化“限购”措施仍然处于调研、研究的阶段,离最终的研究成果出炉仍有一定时间。
黎文江提出建议,不同购买群体应差别化对待,对普通住宅应限购,以缓解供求矛盾,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使普通住宅价格回归合理;同时,对144平方米以上非普通住宅不限购,但是对其购买者征收房产税,以经济杠杆调节需求,比行政干预需求更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他还对比了2010年和2011年广州楼市的成交数据,在楼市调控风暴下,去年广州十区一手房网签成交总量缩水近百万平方米,但是144平方米以上非普通住宅成交量并没有减少,价格也未见波动,“说明非普通住宅限不限购对市场的影响不大”。


此外,昨日有媒体报道,自去年4月1日执行限价令以来,增城楼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但今年的限价标准仍未出台。增城本地开发商透露,他们近日从官方渠道获悉,增城2012年楼市新限价标准可能为限涨5%。据了解,去年增城全市的楼市均价为7666元/平方米,上涨5%以后约为8049元/平方米。
数字
截止2月6日,广州全市可售货量超过6万套,面积高达793.63万平方米。
按目前已动工项目统计,预计2012年广州市十区新增商品住宅约6.67万套,较2011年有所增加。
如果发展商按正常进度施工,预计2012年全市十区可售货量(包括存货和新货)约为11.6万套。(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卫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6 05:23 , Processed in 0.0759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