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2|回复: 2

沈几大标志性建筑或拆或迁 让城市成长记忆残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1 12: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里河、坦克碑……还将拆掉多少


m_396681.jpg m_396679.jpg m_396680.jpg 111.jpg


曾矗立沈阳站前广场的“坦克碑”。

(资料片)CFP供图2007年2月12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实施爆破。 (资料片)CFP供图原貌复建的沈阳西塔。 首席记者 查金辉 摄

2004年3月23日早6时,沈阳冶炼厂巨型烟囱爆破。 (资料片)CFP供图

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搬迁的消息,再次触动了沈阳人怀旧的情绪,昨日本报《沈音、鲁美别把一切都带走》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不舍之外,也开始了更多的思考。“希望我们的城市在发展中不要只盯着钱,要为后人留点值得纪念的东西!”市民梁丽给本报发来邮件说。“有文化气息的高校一个个搬到市郊了,现在连鲁美和沈音也要搬走了,那城市里还剩下些什么了?我们原本就不算太浓厚的文化底蕴,就别再自己亲手毁掉了吧! ”市民赵刚说。

朝阳市的魏文祥也关注了我们的报道,并建议说,在沈阳音乐学院原址应留下冼星海雕像,在鲁迅美术学院原址应保留鲁迅雕像,让人们来到此处就知道这里原来是什么单位,并设置一块标志牌或标志石,作为历史回放。

其实,不仅是这两所学校,我们的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搬迁与拆迁,这一过程也抹去了许多曾经的城市符号,也带走了许许多多市民的美好记忆。

消失了 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五里河体育场

何处追忆那段光辉岁月

怎能忘记激情似火的2001年,中国足球从这里走向世界,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从此被誉为“中国足球福地”,那是中国男子足球队第一次世界杯“出线”,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然而,仅仅过了6年,这个“福地”就在一片争议声中永远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五里河体育场始建于1988年,当时投资1.3亿元,后于1998年进行改造,追加投资1.2亿元。体育场总占地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有座椅5.5万个。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大型公共建筑,它的使用寿命只有19年。

拆迁消息传出后,社会上形成了正反两方意见。

相当一部分人持“应保住五里河”的观点。12月18日,一些球迷自发来到五里河体育场门口,打出了“还我雕塑,还我五里河”、“保卫中国队惟一一次出线福地”、“五里河不能拆”等条幅。

赞成拆迁的一方认为,五里河体育场的硬件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举办北京奥运会足球分赛场的要求,而且,城市发展的脚步也不应被一座体育场阻碍。

2007年2月12日,承载着一代人光荣与梦想的五里河体育场被爆破拆除,沈阳一个重要的城市符号就这样在一声巨响后灰飞烟灭。这成为广大球迷心中无法弥补的痛,“五里河都没了,我们要到哪里去纪念、追忆那段光辉岁月? ”

网友声音

“万夫”:承载着中国足球更多梦想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在一阵阵的爆破声中倒塌在一地鸡毛的中国足球回忆中。没了红旗飘飘,没了呐喊连连,有的只是欲哭无泪的惨痛和无奈……以后,我们拿什么给孩子们讲家乡的精彩故事和光荣历史,难道只能对着老照片吗?这么有意义的城市符号都拆了,心痛!

“彩云追月”:一座曾经成为沈阳人最大骄傲的体育场,一个让中国足球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的“福地”,就这样消失了,辉煌不再,骄傲不再,唯剩一声叹息!

“流年”:五里河体育场在球迷心中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更是我们对中国足球的一种寄托,一种希望!这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怎么能拆了呢!虽然那场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是透过这个建筑还是记得当时那份激动,好像还能听到当年的呐喊声。可是现在,你让我对着一片商业建筑,我真激动不起来!

“无所谓”:怀旧是一种情绪,无可厚非。不过,城市发展的脚步不能停下,回忆终究只是回忆,我们更多的时间是活在当下。看着浑南奥体中心一带的建设成果,相信作为沈阳人也一样感到骄傲。我们有了更好的体育场,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好的成绩!

搬走了 曾经“不见不散”的坦克碑


如今在烈士陵园中诉说历史

如果你是沈阳人,你就应该记得沈阳站前的“坦克碑”,“南站坦克碑下见”曾经是多少沈阳人接送亲朋好友相约相会的习惯约定。“坦克碑”的大名是前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于1945年10月落成。前苏联红军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各建了一座纪念碑,都是纪念前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的,这3座纪念碑主体造型分别是坦克、飞机、军舰,合为海陆空纪念碑。

2006年,在沈阳站改造过程中,已经矗立了61年的“坦克碑”在沈阳站前广场消失。“沈阳站前的坦克碑哪去了? ”不少市民在网上发出疑问。

现如今,这座“坦克碑”远离了喧嚣的闹市区,静静矗立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东南角的苏军烈士陵园。

网友声音

“沈阳网事”:外地人都以它为背景留影,连我爸妈的第一次约会都是在那里~我觉得如果弄走的话,改造后的沈阳站即使再美也未必能让外地人印象深刻,相当于是撕了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和风”:现在搬到烈士陵园里,虽然也是个还算好的安排,但是毕竟去那里的人少,能看到它的人数和从前没法比,这样纪念、警示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雪候鸟”:真担心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坦克碑在淡出沈阳人的视野后,也会渐渐淡出沈阳人的记忆。

倒下了 让人爱恨交加的铁西3根大烟囱

工业辉煌标志VS环境污染标志

每当提起沈阳冶炼厂那3根百米以上的巨型烟囱,都会在沈阳人的心中引起复杂的情感。

沈阳冶炼厂始建于1936年,当时称作奉天制炼厂。该厂曾拥有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堪称绝版的完整的冶炼工业流程和设备,还有全国最高的烟囱。 2004年3月23日,这3根标志性的大烟囱被爆破拆除,持续了3年的争论有了明确的了断。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俞孔坚目睹沈阳冶炼厂大烟囱被拆除后曾痛心地写道:“轰!轰!轰!”三声巨响,3座百米高的沈阳冶炼厂大烟囱在爆破中瞬间土崩瓦解……头一天我还流连于迷宫般的厂区,叹惋那精巧的冶炼工艺流程,观摩那看似怪异的机器设备,惊叹那宏伟的大跨度厂房和那三柱足以标志沈阳的百米烟囱……

这3根大烟囱曾经是沈阳工业辉煌的标志,后来却成为严重环境污染的标志,是拆还是留引起不小的争议。

以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为代表的主留派主张不要拆除这3座烟囱,而是围绕它们修建一个主题纪念馆。他们认为冶炼厂的烟囱是沈阳市老工业基地的象征性建筑,作为沈阳市工业发展历史的见证。

市民王玉群还提出了一个奇特的设想——将三根大烟囱“装裱”成为3支世界最高、最大的航天火箭模型,内设高速电梯、旋转步梯及高空观景台等设施,使之成为铁西区的一个制高点,游人可以俯瞰铁西工业区改造后的新貌。

然而,坚决主张拆除的声音更为强烈。主拆派认为,拆除它们预示着沈阳治理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也将改善沈阳市,特别是铁西区的整体感观环境,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如果维持其存在,不仅需要大量的维护资金,而且维护者必须具备特别的专业资质,如果形成年久失修的状态,对周边建筑构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网友声音

“金色原野”:那3根参天的烟囱曾经也是铁西区乃至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咱老工业基地曾经的无上荣光,虽然终被发展所淘汰,但还是具有很高的纪念意义,为什么不留着它们,给沈阳人留个念想。

“拉拉丁”:从工业历史发展看,它是一个标志,一个纪念。从环保角度看,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警示碑。一举多得啊!

“狼图腾”:有纪念意义是不假,但是话说回来,新铁西建设得这么快这么好,如果开开窗户就对着这3根大烟囱,这样的房子你能买啊?所以说,从城市发展、招商引资、改善居住环境等多方面考虑,大烟囱们还是消失的好啊。

“穿越”了 拆除后又重建的西塔

引发文物保护的思考

在沈阳城的四周,东、西、南、北各建有一座塔,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西塔,是拆除后又重建的“仿制品”。

西塔名为“延寿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西北部,建于崇德五年(1640年),顺治二年完工。乾隆皇帝曾题写匾额。1968年西塔被拆除,在网上可以查到的拆除理由是“由于过分残破”。在拆除西塔时还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

1998年,为恢复“盛京八景”之一的西塔延寿寺,沈阳市建委筹措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在原址上按照西塔原貌进行复建,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11月13日竣工。

在沈阳乃至全国,诸如此类对旧城墙、旧城楼等文物古迹因“一时之需”或“一时冲动”拆除掉,之后为了“寻根溯源”、“彰显历史底蕴”又重新复原的例子比比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到底需要怎样的开发、怎样的保护?

网友声音

“昨夜星辰”:毕竟是文物,不能因为破旧就拆除、重建,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这样让后人看到的不都是虚假的文物么?

“文化人”:沈阳也有“文化”,但沈阳的 “文化”正被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地标”所侵蚀,请保住沈阳的历史!

“小虫子”:文物保护首先要“存真去伪”,岂能“拆真建伪”?我们宁可要破旧的真文物,也不愿意看到完整的仿制品。

发表于 2012-2-21 12: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挺这篇文字!
五里河、夏宫拆除我都去现场送别了,现在最不舍的是鲁美!校园翻新不过10年,而且绿化那么好,老宿舍楼也有几十年历史了,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拆掉真的不舍啊...
发表于 2012-2-21 1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坦克碑,我儿时的记忆,几代沈阳人的记忆就这么没了。
拆五里河的时候,特别想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21 02:27 , Processed in 0.0750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