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7|回复: 0

家人抱3岁断指娃从昌图夜奔沈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09: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人抱3岁断指娃从昌图夜奔沈阳


十指连心,手指断了会有怎样的痛苦不言而喻,如果把这种痛苦放在一个不满3岁的女孩儿身上,这对她和她的家人又意味着什么?这样惨痛的事情发生在昌图的小涵睿身上。4月9日20时~24时,小涵睿和其家人度过了最为煎熬的4小时。


    4月9日17时,家住铁岭昌图县大四家子乡新立村的韩石正在做晚饭,突然听到“哇”的一声,跑到院子里一看,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3岁的女儿左手中指被苞米机切断了末节,鲜血正向外喷射,被切断的指节掉落在地上……家人焦急地将孩子送到昌图县医院,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又赶往沈阳。她们不认识路,又遭遇汽车没油,但在这时,本报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为小涵睿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她送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
    9日20时
    “孩子手指断了,能帮帮吗?”
    “铃铃铃”随着一声急促的电话响,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有个孩子手指断了,他们正从昌图往沈阳赶,外地人不认识路,沈阳晚报能帮帮他们吗?”9日20时许,本报热线接到了关女士的救助电话,她表示自己正在南市附近的一家台球社玩台球,听到朋友刘先生说,他侄女家的孩子手指断了,一家人正在从昌图赶往沈阳的路上。
    在得知孩子母亲韩石的手机号后,记者拨通了电话,电话那端是带着哭腔的颤抖声音,“我们在高速上,车子马上就没油了,我们还找不到路,怎么办?”孩子痛苦的哭声令母亲的求助显得更加无助。
    21时15分
    本报联系120接到断指女孩
    撂下电话,本报第一时间联系到沈阳120急救中心,急救中心马上派出救护车带着记者去接小涵睿。救护车沿着102国道一路向北“飞”,小涵睿搭乘的车打着双闪从北向南一路狂飙。
    此时已经是21时10分,102国道一片漆黑,救护人员紧盯着对面驶来的车辆。“怎么还没看到?他们不认识路,不会错过吧?”正在这时,黑暗中一道“闪光”迎面而来,“这呢,这呢,是他们!快上车!”21时15分,急救人员将小涵睿接上了救护车。
    21时40分
    救护车赶到奉天医院
    小涵睿的左手被纱布缠得像个小雪球,右手和衣服满是血迹,稚嫩的小脸表情苦痛。她的妈妈韩石告诉记者:“孩子叫郭涵睿,今年3岁,爸爸在阜新做电焊工作,还没告诉他情况。下午,爷爷正用机器筛苞米粒,谁知,她也学着大人往机器里扔苞米,一不留神小手就被皮带带进了苞米机,左手中指的末节被切断了。我们先去了昌图县医院,但医生说做不了接指,包扎后让我们赶来沈阳。但我家到县医院就用了1个多小时,在来沈阳的路上,车又没油了,找加油站又耗费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来得及不。”
    孩子的爷爷显然被吓坏了,一路低头不语,但手里却紧紧抱着一个包裹,就像抱着希望一样。记者后来得知,包裹里面是孙女断掉的手指。
    21时40分,救护车赶到奉天医院。
    22时34分
    妈妈紧张地问“能接上吗”
    医院早已准备就绪,医生马上为孩子做了术前检查,打破伤风针、照X光片、抽血、办住院手续——整个过程,都是孩子的姥姥抱着孩子,妈妈韩石吓得直发抖,她不敢靠近也不忍心看,只是任凭眼泪不住地流。但让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的是,每当妈妈哭时,小涵睿总会停下哭喊,怯怯地说:“宝宝不哭,妈妈也不哭。”
    22时34分,主治医生查看了伤口和断掉的手指,然后把家属叫到了会诊室。屋子里沉寂得让人窒息,韩石带着哭腔恐惧地看着医生,从嗓子眼逼出四个字:“能接上吗?”
    23时
    “成功率最多10%”——艰难抉择
    医生停顿了5秒——这5秒就像静止了一样,所有人屏住呼吸,眼睛里透露出乞求的目光——“情况不乐观,接上的成功率最多10%。”
    话音刚落,韩石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奉天医院手外六科副主任医师王春渤表示:“孩子手指伤势严重,越早到对病情越有利,沈阳晚报与急救中心最大限度缩短时间,减少了危险系数。但是,由于损伤的是手指末节,而且是机器缴伤,血管损伤严重,再加上孩子年龄小血管细,所以接上的成功率多说10%。如果接上不成活,一周后末节手指将变黑,还要再将其拿下。即使成功了,也不能保证中指的功能完整,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排除中指发育不良的情况。”医生把所有情况说明后,让家属决定是否做接指手术。
    王医生同时强调,如果是大人,或者断伤的位置再往下些,接上的成功率会大。而且刀伤的断指,要比机器缴伤或石头砸伤的接指成功率大。
    此时已是23时,由于孩子下午吃了食物,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最快也要再过一小时。这段时间是韩石一家最难熬的时段。
    23时30分
    “我们接,不后悔”
    韩石默默走出了会诊室,此时,医院的病房都已熄灯,空旷的走廊没有一点声响,只见一位无助的母亲蹲靠在墙角,不停地捶头。
    孩子爷爷来回踱步,他懊悔地说:“如果当时我能多看她一眼,就不会发生这一切……”但他知道,这个世上没有如果。
    小涵睿的姥姥从头至尾都较镇定,听到医生的结论,她摇了摇头,表示不想让孩子再遭一次罪。但韩石不想放弃,“只要有一点儿希望,我就要试试。”
    经过全家人半个多小时的纠结与考虑,最后韩石坚定地告诉医生:“我们接,如果真不行,我们也不后悔。”此时已是23时30分。
    10日0时30分
    借助《沈阳晚报》感谢大家
    10日0时30分,孩子被推进手术室,半个小时后医生表示,血管破损严重,接上的成功率只有5%,如果不成功,还可能损伤手指的下一节……最后,家人决定放弃。
    据了解,孩子父亲郭佳赫昨日12时赶到医院,看到孩子的第一眼,这个25岁的爸爸落下了男儿泪。
    郭佳赫告诉记者:“虽然手指没接上,但医生和我们家人,包括救助过程中的好心人都尽了全力,我们不后悔。特别感谢沈阳晚报能帮助联系120急救车,感谢急救中心的免费护航,用最短的时间送孩子到医院,也感谢打电话的好心大姐和开车送女儿来沈阳的司机,如果没有大家,女儿的手指可能损伤更重。我想借助《沈阳晚报》感谢大家。”最后,孩子的妈妈让小涵睿对着电话说了声“谢谢”,稚嫩清脆的声音中充满了爱和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13 06:07 , Processed in 0.0735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