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6|回复: 2

[转帖] 国务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为推进房产税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1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纳入社会征信体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依法公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

 假冒侵权案

  造假制劣将付高昂代价

  会议指出,公平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罚劣是为了奖优,要让恶意造假制劣特别是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会议要求,要把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适用一般程序查办的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应当主动公开。行政执法机关要在作出处罚决定或处罚决定变更之日起的规定时间内,依法公开案件信息,包括违法违规的主要事实、处罚种类、依据和结果等,做到公开透明,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纳入社会征信体系,使假冒侵权者因信用不良“处处受限”。

  不动产登记

  减少办证环节群众减负

  会议指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尤其是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一是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减少办证环节,减轻群众负担。

  二是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三是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

  焦点解读

  登记 不动产登记由一个部门承担

  【会议决定】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行业管理和不动产交易监管等职责继续由相关部门承担。各地在中央统一监督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认为,过去我国不动产登记,都是分散在各主管部门来承担。如土地由国土部门承担,房屋由住建部门负责等。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指定一个部门比较好,就不存在这些部门谁出头、谁不出头的顾虑。”

  楼建波认为,从城乡统一的角度上看,最终定由国土部负责比较合适。“国土部比住建部更有基础,因为农村的土地等不动产,国土部门涉及得更多,而住建部则要少一些。”

  他表示,可以看出,这次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是统一到土地为基础进行不动产登记,对当前实际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不动产登记将来落到地方执行时,不一定都由地方国土部门负责,会根据实际来定,有可能带来国土和住建部门的合并,“毕竟,房屋和土地是分不开的,合并由一个部门来统一管理房、地,会更顺畅”。

  共享 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

  【会议决定】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解读】楼建波介绍,目前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从执行层面看,是以市、县为单位。从领域上看,是由各部门分别登记,虽有很多弊端,但也是管理需要。比如,负责房屋的住建部门可以随时了解房屋的各项信息。

  他认为,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承认公示和保护百姓权利。对于原先的各部门来说,过去通过登记来体现的职能,也要实现共享。

  “首先,需要跨地区的共享,各个地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应该共享,这对于征税、住房保障的认定都是非常需要的。”楼建波说。

  “同时,各部门也应该实现共享。”楼建波表示,此次会议明确,不动产统一登记后,行业管理和不动产交易监管仍由原部门负责,这些部门管理和监管本领域的不动产,登记的信息也必须要掌握,因此必需实现有效率的信息共享。

  查询 建立不动产信息查询系统

  【会议决定】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解读】楼建波介绍,目前我国不动产也提供一定限度的查询,比如住房信息,法律规定,房屋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是可以查询房屋相关信息。当然,出于保护隐私,对于其他人的查询有一定限制也属正常。此外,相关部门为了征税、反腐的需要,可以查询住房信息,也是允许的。

  楼建波建议,此次提出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将来对登记信息的查询应该进行分类。如房屋、土地的自然状况,如坐落位置、面积大小等一般性信息,应该放开查询。而对交易价格和条件,以及一些涉及隐私性的信息,查询仍应有一定限制。

  “公开查询不是谁都可以查,什么都可以查。”楼建波认为,相关部门应该会对查询主体、查询信息的本身进行分类、分层,执行可行的细则。公开查询的主体和查询的信息应该依法,不侵犯他人隐私。而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新京报记者 马力

  纵深

  统一登记将促住房信息联网

  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可以说是在不动产信息登记中最受关注的,但又是最“纠结”的一个。

  住房信息联网一再推迟

  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始于2010年,是住建部力推的一项工作。根据最初设计,联网后,只要输入相关的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此人在全国各地所拥有房屋的详细情况。

  近些年,在房价高涨和“房叔”、“房姐”频出的背景下,住房信息联网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也被寄予了监控异地炒房、房产税征收,甚至是反腐的希望。

  不过,这项工作进度缓慢超出了想象。住建部曾在2011年提出,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是第一步。而根据国务院和住建部提出的要求,2012年6月30日前,应实现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不过,在此大限到来之时,联网却没有消息。

  联网实施过程阻力不小

  今年2月,权威媒体发布消息称,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实际已经完成,但技术上实现联网后,其中的信息还不完整。该报道称,总体而言,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联网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阻力不小。

  据知情人士介绍,联网的技术难度不大,但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愿主动配合联网工作,则是主要的阻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则认为,不能忽视联网的技术障碍。“各地的登记信息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地区连登记信息的电子化尚未完成。”

  楼建波表示,此次明确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对于个人住房信息的联网,技术上是可以支持的,比如采用统一软件、统一的登记规范等。“可以说,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对于住房信息联网会有促进,但不能说,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个人住房信息就一定会马上成功联网,毕竟住房信息联网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新京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记者纪睿坤

  实习记者张雨馨北京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就在三中全会结束后的次日,住建部在北京召集房地产业内人士开了一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住建部相关领导重点了解了当前市场,以及对后市的建议。”一位参会的知情人士介绍,此次座谈会或预示着年底楼市调控迎来新动向。

  日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已落下帷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公众关注的房地产话题表述十分有限,只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没有“房地产调控”的字眼。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来看,房价稳控工作依然是住建部当前的工作重点。住建部部长姜伟新11月到黑龙江省住建厅考察时亦表态,结合住建部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自身工作经验,结合中央精神,要重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作建设及房价稳控工作等。

  强调房价稳控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年初,至少35个城市提出了房地产调控的具体目标。

  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18日发布的10月份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看,距年底不足2个月,从不少城市房价涨幅看,离年初设定的房地产调控目标,相去甚远。

  其中,新建商品房住宅同比涨幅最高的城市:上海21.4%,北京21.2%,广州20.7%,深圳20.6%,厦门16.9%。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房价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21个,这些城市完成调控目标希望渺茫;还有26个城市涨幅在8%-10%之间,完成目标也非常困难。

  就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房价涨幅数据的当天,广州推出“穗六条”,亦是从限价、限购、限贷等行政性调控措施,对原有的政策进行升级。

  比如“限购” 将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供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年限从之前的1年调整为3年;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与此同时,根据2013年本市房价控制目标,继续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价格实行价格指导,对不接受政府价格指导的项目,暂不核发预售许可证。

  就在广州出台升级版的“穗六条”之前,深圳、北京、上海亦在三中全会前后推出升级版的调控措施,确保房价调控目标的实现。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介绍,房价稳控工作是住建部当前的工作的一大重点,“有关高层领导曾对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重点城市的高房价问题做出过批示,要求确保控制住这几个城市的房价涨幅。”

  住建部调研、储备新政

  在张大伟看来,一线城市都在10-11月出台了地方收紧调控的细则,作为一线城市,这几个城市的房价涨幅一直在全国前列,示范意义非常大,预计后续房价涨幅较高的城市或将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部长姜伟新11月到黑龙江省住建厅考察时,结合住建部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自身工作经验,结合中央精神,亦表态,要重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作建设及房价稳控工作等。

  针对住建部稳控房价,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三中全会强调的市场化调控机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长效机制的推出,还将要求对当前市场的调整。

  在张大伟看来,2013年,我国大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反弹,个别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仅次于2009年的房地产爆发年份,需要调整。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也表示,与以往“围绕房价调房价”的调控不同,三中全会把改革聚焦在更深层次的问题之上,虽然没有直接谈及房价的涨落,但高房价的问题势必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推进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朱中一亦指出,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背景下,短期内脱离有效的行政调控,市场必然存在失控的危险。如何将既有的政策与未来的改革有效衔接,维护市场的稳定,将是很重要的问题。

  除了短期稳控房价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从一位参加座谈会的消息人士处获悉,住建部日前在北京召集房地产业内人士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住建部相关领导重点了解了当前市场,以及对后市的建议。”

  在其看来,住建部的此次调研或预示着年底楼市调控迎来新动向。

  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亦透露,目前住建部从上到下都在学习三中全会的精神,后续的房地产调控也将根据三中全会的要求进行深度调整。不过上述人士强调,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1世纪经济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讨论的热度仍然没有减退。

  在本周二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中,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发表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一文。文章指出,在宏观调控机制方面,调控决策和实施的规范化、机制化建设滞后,未来要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统一平台。

  意见或年前上交国务院

  今后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将会进一步提高。

  在以往的宏观调控中,一些不足逐渐显露。根据徐绍史的描述,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在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界限及关系上不够明晰,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方面,市场化调控工具尚不完善,行政干预手段使用仍然较多。

  昨日(11月20日),徐绍史针对《决定》中的相关文件答记者问时称,“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意见》。

  这个文件将就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政策手段和决策实施机制,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实际上,在今年初,国务院就已经下发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其中就包括要在今年的12月底前,提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意见,而这一任务是由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监察部、商务部、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负责。

  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有关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便提上日程。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多借助间接引导,努力提高政府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徐绍史如此描述未来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

  按照新制定的中央政府部门“三定”方案,中央涉及宏观调控职能的部委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多个部门。有消息称,此次制定优化和改善宏观调控方案的工作也同时涉及国家发改委体改司、投资司、价格司、法规司等多部门。

  数据统一平台加快建设

  在《决定》辅导读本中,徐绍史透露,今后将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代码制度,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此的解读是,“这是推出房产税的必要前期准备,也会对市场部分灰色房源存量有威慑作用,可能会出现部分抛售”。

  根据年初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在2014年6月底前,发改委同相关部门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由中央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描述,2014年6月底前完成出台信息网络实名登记制度,在2015年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到2017年时,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徐绍史表示,要加快推进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全国联网。推动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每日经济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11 00:37 , Processed in 0.0748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