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9|回复: 3

[转帖]持有房产不再幸福和荣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3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作者:◎章剑锋 沈飞昊 </p><p><br/>厦门大学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房地产事务专栏作家 </p><p>&nbsp;<br/>&nbsp;比尔盖茨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出,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 <br/>&nbsp;</p><p>楼市形势正变得越来越糟。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虽然主流开发商们眼下还没有走到寅吃卯粮的地步,但我们已经目睹了这样的景象:一年之前还倨傲无礼的开发商们,现在非常愿意掏钱换取报纸的广告版面,借此告诉人们,如果现在从他们那儿购买房子,那么投桃报李,会给予相当丰厚的回报,比如获赠价值超过10万的轿车。 </p><p><br/>出现在北京的这则报纸广告,真实地折射出开发商们的焦虑之心和险恶处境:如果在短期之内无法挽回人心,要么坐待衰败,要么同业贱卖,这似乎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唯一两条可行之路。 </p><p><br/>重要的不是那些从来就无力支付的早就绝望了的未入市群体,而是大多数曾经试图举债购买的人们,他们现在终于逐渐停止了因为不明缘由的惊吓而导致的疯狂、冲动的步伐,变得犹疑起来。这些曾经备受惊吓的羊群们,如今开始安静下来。 </p><p><br/>除此之外,在投资者和炒买者中间怀疑情绪开始滋长。风水转得真快,当前这样一个时刻,持有房产已不再一件幸福和荣耀的事情,多数人对此产生了困惑。持有房产简直就像手握炸弹,引线却不由自己掌握。问题就是这样,持有得越多、越久,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里就越是危险。谁也无从预料何时会被哪一种外力引爆。整体市场的趋于冷寂,实在就是一个明显而危险的信号,显示那些持有房产的专业炒家和投资人士正身处险境,谁持有越多房产,谁将面临相应的不幸。 </p><p><br/>投资者和炒买者的信心流失,将对市场产生致命性的重创。这些市场的强硬支撑力量正被 瓦解。他们会采取一些孤注一掷的行动。五月已过,往常年份同期的火红市场景象不复再现,预计这些绝望的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加紧抛售。因为谁都想尽快脱离险境,远离不确定风险。 </p><p><br/>炒买资本的这最后一波疯狂将把市场拖入深渊。从前这些人是疯狂地吃进,未来将是疯狂地抛出。市场因疯狂而兴盛,也将因疯狂而没落,何其的宿命?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的某种内在的因果逻辑,施之以疯狂,必将遭到疯狂的回报。炒房者的抛售,将迫令开发商走上倾销自保的路途。 </p><p><br/>目前还看不到局势的好转,或者应该说坏的预兆才刚刚开始,谁也说不清会如何恶化下去。这不仅仅取决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也与外部的客观事件有着紧密关联。现时来看,四川大地震就是一个与之有紧密关联的外部事件。它至少会在一个时期内对人们那种传统的居家置业观念造成颠覆。有数据证明,中国西部的房产市场已经出现了动摇,因为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已经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置业观。心有余悸的人们还没有从地震的极大恐惧中摆脱出来,价值观系统可能已被摧毁,正在小心翼翼地反省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走从前那条也许是错误的老路——毕生的辛苦,换回来的可能只是一堆毫无利用价值的废墟。开发商的生意焉能不惨淡! </p><p><br/>房地局不得不出面为购房人做心理疏导工作,从北京等地邀请建筑专家去为购房人讲解地震对于建筑的危害,告诉他们这并不全是致命的,地震并不可怕。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富戏剧性的一幕,也是房地局最为恪守职责的表现。只是房地局业者内心也显得过于紧张,却没有人为房地局业者做心理扶助。所以,在我看来,要这些忐忑不安的人去为另一群同样心神不定的人去做心理疏导,想来很难有什么令人满意的效果,倘能不给本就摇摇欲坠的市场再蒙上又一层阴影,就得烧高香了。 </p><p><br/>随之同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者也要开始考虑进退问题了。至少从目前来看,在地震多发地带,他们是缺乏发展根基的。他们的损失未必会比普通购房人少。现在有两条路需要他们做出选择,要么离开,要么继续待下去。如果只是想捞上一把然后打包走人,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前者,因为此前多年间他们赚了足够多的银子,至为重要的是今后不用再呆在一个地方继续倒霉。精明的投资人都可能这样做。 </p><p><br/>那么,那些海外热钱呢?他们是否会伺机来抄底,进而一头往房地产市场里扎入?不,我相信这些热钱在地震发生之后恐怕跑得比兔子还快。至少他们会立刻收缩战线,从中国西部的大片地域里面抽身撤出。估计他们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削减在中国楼市里的资金注入量,改而投向其他看上去他们自认比较可靠的领域。 </p><p><br/>形势从来比人强,抛售的会继续抛售,退出的会继续退出,止步的会继续止步。如果说,一年之前人们还因为看不清市场前景而摇摆不定,现在应该确信自己该如何选择。首要的一点,是不应该再一门心思钻入巨额利润的缝隙里面,而是应该最低限度地保证资金安全。这是一个总的战略思想,它正在成为一只无形之手,牵制着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体,成为各自做出权衡取舍的依据。当这些人逐一收手退场时,楼市又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p>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深圳楼市惨淡 不少炒房客从富翁变“负翁”</p><p>中新网6月2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持续一年的惨淡楼市,使得深圳不少炒房客从拥有千亿元物业的“亿万富翁”变成“负翁”(负资产),深圳开始清查商业银行坏账。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客户一人手中就有上亿元物业,但几十套豪宅无法套现,还款困难。 </p><p>&nbsp;<br/>&nbsp;比尔盖茨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出,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 <br/>&nbsp;</p><p>深圳中原香蜜湖片区一负责人透露,不少客户手中拥有数十套物业,每套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物业总资产达到上亿元。这些物业大多是去年楼价高峰期前后购入,如香蜜湖一豪宅楼盘,买入时均价每平米3.5万-4万元,加上业主的房贷利息,业主只有盈利30-50%才愿意出手,否则不如“捂盘”。 </p><p><br/>“不少人是在去年9月前入市,当时楼价最高峰,每套房首付不过3-4成,一套房月供需要1万多元,如果手里有20多套,那一个月需要还贷20多万元,但是现在房子根本卖不出去,业主也不愿意贱价割让。”据该人士透露,这些豪宅客户不少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其物业大多集中在香蜜湖片区、东部海滨片区以及南山片区。他介绍,在香蜜湖地区的房产中介,不少代理的客户都是同时炒十几套房子,每套房子少则百万元,多则400万-500万元。 </p><p><br/>有资深地产代理透露,最明智的炒家已经在去年7月左右就撤资了,而现在留守的炒家,不少原来是亿万身家的业主,现在变成负资产一族。有代理预计,这部分客户熬过了今年春节,但熬不过今年夏天。 </p><p>负资产源于投机性炒作。据深圳本地中介机构统计,去年深圳楼市中70%的购房者为投资客,实际购房自住的不到30%。深圳楼市今年以来的暴跌可以被视为“挤压泡沫”。 </p><p><br/>有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深圳确实已出现部分楼盘因价格下跌而出现还贷危机,甚至数月都还不了贷款。这批楼盘主要掌握在深圳炒家手中,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华及特区内的部分豪宅片区。除了深圳本地炒家外,还有来自北京、香港、江浙一带的炒家。 </p><p>银监局方面称,深圳银监局已经开始调查深圳银行的坏账情况,调查主要包括调集银行最新贷款数据,了解坏账比例,并测算坏账总量。针对网络传言,深圳银监局人士回应媒体称,当前来看,应该还到不了千亿元坏账的地步。 (熊君慧) (来源:中国新闻网)</p>
发表于 2008-6-23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和日本人死前的状况几乎一样。楼市虚高,股市虚高。现在股市跨了,就看楼市了。 还好跨得早,不然都和日本人一样傻乎乎把一辈子血汗钱都给西方吸血鬼抢走了。</p>
发表于 2008-6-24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nbsp; 太可怕了&nbsp;&nbsp; 看来有钱不能买房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9-17 14:19 , Processed in 0.0726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