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1|回复: 1

[转帖]情系“坦克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0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田毓萃</b> </P>
<>沈阳站前的“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是沈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因其在高高耸立的碑顶上有一个坦克而被老百姓俗称为“坦克塔”。小时候我们从那里过总觉得它是那样高,有耸入云霄的感觉,现在和周围异军突起的高楼相比,它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老沈阳人对它的情结却依旧难以改变。 </P>
<>  “坦克塔”的意义无疑是它记录了当年苏联红军帮助咱中国人赶走小日本光复东北的重要历史事件,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它更主要的功能是一个标志物。在新北站建成以前,沈阳站是人们出行到外地的主要出发点,几个人一起出差往往都是约定在“坦克塔”前集合,不见不散,然后一起上火车。一些青年人搞对象,要到沈阳站、太原街一带去“压马路”,也要定好时间在“坦克塔”前约会。这样做都是因为“坦克塔”标志明显,人们不至于互相找不到。 </P>
<> 1965年,我们刚上高中开始学俄语,认识了几个俄文字就想在实践中比试一下,于是我们想到了“坦克塔”。我们几个同学拿着笔记本到了站前,把“坦克塔”上的碑文记了下来,回到家翻俄汉词典,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内容翻了出来。它的正面字的意思是:“永垂不朽,献给那些为了苏维埃的荣誉和胜利,在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中牺牲的英雄坦克手们!”背面是:“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有:近卫军少校阿乌迁斯基、沃尔科夫,大尉波列塔耶夫,上等兵库基拉依……”一共列举了9个人的名字。下面署着“后贝加尔军团,1945年,莫克敦(沈阳的旧式俄文叫法)。” </P>
<>
<>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些俄罗斯朋友到沈阳来我总是领他们到“坦克塔”前看一看,因为那里也是中俄人民之间战斗友谊的一个标志物和里程碑。从俄罗斯彼尔姆来的我的老师马拉特看了之后十分感慨,他说:“在彼尔姆也有一个纪念碑,是纪念在俄参加卫国战争而牺牲的中国人的,当时在彼尔姆的苏联红军中中国人很多,有一个营全是由华侨组成的叫“中国营”,打仗十分英勇。中俄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是鲜血凝成的,是牢不可破的。”他还特意在附近买了一束鲜花,表情肃穆地献在“坦克塔”前,向长眠于中国大地上、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他的同胞们表示深深的敬意。</P>
<>2006年05月30日11:15 <FONT color=#990000>沈阳日报</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6-5-30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4 02:55 , Processed in 0.0807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