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16 0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有的机制下,政府工作人员几乎不需要成本即可分得多套住房,大型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也有同样的福利房或集资房,包括军队单位。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学也非常普遍。
在重庆,有一个大学建了接近5千套房子,每个老师和职工都有一套。但是,这个大学的教职工,早就在市区有了一套房子,有的人甚至是2-3套,根本不缺乏房子。
另一方面,机制原因造成收入分配不均,限购之前,富人可以买入多套住房,穷人则买不起房。同时,由于实体经济成为空壳,有钱人投资没有渠道,只好涌入房地产市场,这使得住房的分配更加不均衡。
股市不可靠,资本市场变坏,政府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同样,市场上的房子已经很多,没有进行有效的疏通,造成结构性空置,地方政府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应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并建设保障性住房
如果不出台限购政策,楼市很快就会崩盘。从一个方面来讲,调控实际上是在保护已经买了房的富人。当前的限购政策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为出台房产税做准备。
在此之前中央政府包括财政部都屡次放风表示将征收房产税,房产税也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进行了试点。
但是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都是对增量房收受,这是很不对的。房产税应对存量房收税,拥有的房子越多,收的税越多,这样才可能把投资投机性需求压下来。
现在很多人对征收房产税存在误解,一听收税就觉得是在增加居民负担,实际上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反而是一种再分配的手段。
但是,政府在征收房产税之前必须要预见到可能遇到的阻力和会产生的腐败。怎么征收,税率多少,如何避免拥有多套房的人逃税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想好,并且应该出台一些辅助性的预防措施,保证政策有效地实施。
房产税出台能够打压一部分的投资投机需求,但对房价的影响其实不大。要保证低收入有房住,就需要在商品房的系统之外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现在的商品房面积都是100多平米,价格也很高,低收入的进城者根本买不起。廉租房和经适房在建设时可以控制在45-70平米之间,并注意学校,医院,绿化的配套。
在商品房这一块,政府收取土地转让费用并且在销售和持有的过程收税,房价会被推高。在保障房这一块,政府应该实行倾斜性的政策,例如免收土地费用和税费,并且用卖地的收入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等。
如果政府免收土地费用,只考虑建设成本,北京的保障房售价最多也就4000元每平米。
现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饱受诟病,但政府卖地其实没有错。主要是卖地的收入要用好,并且有完善的措施避免这些收入被乱用。可以参照中国香港或新加坡的模式,将卖地收入一部分用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部分用来建设保障性住房,补贴穷人住房或租房。
姚树洁,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著名华裔经济学家,西安交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