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4|回复: 3

[ZT]【年终话地产】谨防地方“救市”越界(《财经》难得地提到沈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经》是国内知名的财经类杂志,近两年的势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看了很久了,觉得《财经》敢于说话,比如关于西溪湿地、山东鲁能改制等一些非常具有分量的新闻都是它率先批露的。这篇文章中,《财经》难得地提到了沈阳,不过,都是批评。推荐一看。<p>*********************************************************************************************************************</p><p><strong>房地产市场即将大洗牌的时刻,地方政府肩负监督市场的职责,但若以此为借口管控价格,却有悖市场规则<br/><br/>  【《<span class="articleLink"><a href="http://www.caijing.com.cn/"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财经</font></a></span>网》专稿/记者 张映光】</strong>有一种观点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已经“绑架”了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严重下滑之时,财政收入锐减的地方政府自然要出手救市。如今,一些救市心切的地方政府,反而要“绑架”开发商了。他们似乎比开发商还惧怕房子降价。<br/>  12月11日,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在江宁楼市的“年终总结”上表示,“为防止烂尾楼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出现,房管部门将查处恶意降价楼盘。”禁止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房屋。<br/>  不久前,保利、新湖中宝、万达、华润等22家开发商在沈阳市组成不降价联盟,承诺一年内不降价。同时,铁西区区长李松林表示:区政府将先期预存500万元,对参加联盟承诺不降价的开发商因此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br/>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由于万科一直未承诺不降价,沈阳市政府一高层领导,甚至将万科一名高管训斥了一通,并扬言“万科若敢降价,后果自负”。<br/>  尽管,万科总裁郁亮在不久前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并未正面回应这一传闻。但是,他明确表示,万科绝对不会加入“不降价联盟”。因为,这是违背市场规则的。<br/>  一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下称建设部)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官员的这一言论极不负责任,简直“难以置信”。虽然,他进一步解释了持此言论的地方官员,也许有他们的“充足”理由。<br/>  据他介绍,沈阳市政府的一些官员认为,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期,不存在严重泡沫。沈阳市建委数据显示,2007年沈阳房价同比上涨4.97%,其中商品房销售均价为3565元/平方米,比2006年涨了145元/平方米。其房价水平与房价涨幅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显得比较合理。而彼时,中央政府出台的“一刀切”的宏观调控政策,严重抑制了这个正在成长的市场。如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的破碎,则再度殃及了这个方兴未艾的新兴地产市场。于是,此时地方政府如何刺激市场,都不过分。<br/>  今年9月,中央政府在调整房地产宏观政策之前,即已确立了“因地制宜”的方针。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自情况,出台“救市”政策。全国共有20多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先后出台“救市”政策,尺度也越来越宽松。<br/>  南京是最早出台救市政策的东部重点城市。尽管与沈阳不同,南京房价近年一直在高位徘徊。但是,南京市江宁区则属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其房屋均价尚远低于中心城区。这与沈阳铁西区情况相似。房地产市场尚处初级阶段,大概是上述两位区长,对开发商降价持如此激进态度的原因之一。<br/>  不过,这一原因的背后,恐怕还有更多不敢明言,却已是尽人皆知的原因,令地方政府惧怕开发商降价。<br/>  首先,不同的开发商因资金实力及拿地成本的不同,对降价的承受能力不同。其降价策略也不尽相同。如果开发商拿地成本较低,利润空间较大,其通过大幅降价促销,回笼资金的空间也就更大。但是,其率先降价,自然导致同一地区,拿地成本较高的开发商的销售和开发压力。这些开发商可能会将这一压力转嫁给地方政府。<br/>  另一方面,房价下跌,将带动土地价格下跌,甚至再低的地价也无人问津,土地频频流拍。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流拍土地已达6000万平方米,合规划建筑面积达1亿平方米,流拍金额以底价计算,已达1800亿元。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同时,房价下跌自然也令地方政府税收下降,财政收入减少。<br/>  此外,即使土地以低价成交,那些在去年拿下天价地的开发商,也会因为房价、地价下跌,继续开发几无利润,而要求退地。一些背景深厚的大开发商,甚至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达成退地的目的。而这些土地一旦退回给政府,则很难处理。<br/>  最后,地方政府确实担忧,房价持续下跌所引发的社会问题。<br/>  南京市江宁区政府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即表示禁止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房屋的主要目的,是防范一些资金链即将断裂的开发商,以恶意销售的方式,回笼资金。这样的楼盘一旦烂尾,后果严重。<br/>  在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大洗牌的时候,政府肩负着监督市场的职责,无可厚非。但是,以此为借口,管控价格,却有悖市场规则。<br/>  首先,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房屋,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是恶意销售。例如,万科在今年三季报中,公布了五个项目可能出现亏损。即因去年土地价格过高,今年房价下降,将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同样,一些开发商可能确实迫于资金压力,以比周边楼盘都低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开盘,这都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并不意味着这些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楼盘就会烂尾。楼盘是否烂尾与其销售价格并无直接关系。<br/>  其次,政府监控恶意销售,关键在于对开发商的预售款形成监管,而非管控价格。那些确实可能存在破产风险的开发商,所销售的房屋不一定便低于成本价,但其仍可能因资金断裂,致使楼盘烂尾。简单的给价格划一条线,并不能杜绝风险,也很难根据价格,即判断开发商是不是恶意销售。<br/>  防范风险的关键要对开发商的预售款,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在房屋未竣工前,开发商不得随意挪用预售款。很多地方政府实际上早已推行了这一措施,如今,只需对那些存在风险的企业,执行得更加严格。<br/>  沈阳铁西区欲以地方财政补贴开发商降价损失的做法,于情于法,则更显荒谬。稍有常识者即可知,政府显然无权滥用纳税人钱财,去补贴开发商,并帮助某些开发商做出不降价的承诺。沈阳开发商的“不降价联盟”,纯粹是一个政府组织的联盟。这样的联盟必然会随着市场进一步深度调整,而解体。<br/>  上述官员们不一定不懂得这些浅近的道理。然而一再强调降价扰乱市场的因素,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关心的,还是房价下跌关乎地方政绩的那些因素。<br/>  尽管,近年来沈阳市房价涨幅略显温和,但是,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存在着与其他重点城市不同的泡沫。一份来自某大型开发商的研究资料显示,沈阳市目前房屋存货,按目前成交量计算,至少要销售40个月。全国前十大开发商均在沈阳拥有超过上百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尤其是那些近年来制定了上市计划的开发商,在沈阳大量购置廉价土地,以扩充土地储备。大量的存货压力,可能令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比其他城市陷入很久的低迷。<br/>  南京则在去年,与大多数一线重点城市,经历了相似的地价、房价狂飙,这部分泡沫不挤压出去,市场很难回归理性。<br/>  政府禁止开发商降价的越界行为,不仅违背市场规则,而且势必阻碍市场的自主调整,令已经处在严冬期的房地产市场,陷入更深的泥沼中。■ </p><br/>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阳也该降价了
发表于 2008-12-14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降价联盟那个早就成为笑柄了。</p>
发表于 2008-12-24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换领导层更实际一点。举国范围内 - 这批人胃口已经被养贪婪了,没可能松开这么大的肥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9-17 08:33 , Processed in 0.0704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