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3|回复: 1

[转帖]细数楼市新闻九宗"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4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新闻背景:尽管京城楼市的“金九银十”以平淡开局,但令人惊讶的是,北京有许多区域楼盘已触及3万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门槛,而部分区域现已登上了3万元房价的“舞台”,有些地段甚至向5万元房价发起攻势。中新社发司海英 作</p><p>  目前房价居高不下已是事实,楼市的各种新闻也花样频出,让人目不暇接、甚至大跌眼镜。细数今年前三季度的楼市新闻,有住在卫生间的80后艺术系美女,有“年薪20万买不起房”的热贴;在政策房上面,也出现了“最牛身份证”,“最牛宝宝”等新闻,而一位钉子户致使开发商申请破产,被网友称为“最牛钉子户”。 <br/>&nbsp;</p><p><br/>  最离谱</p><p>  要进厨房,先入厕所</p><p>  青岛市云南路的回迁房让业主很郁闷———要进厨房,得先进厕所,如果在家里请客,主人做好了饭菜要从厕所里端出来。</p><p>  近日,网友“我住在八大湖”在半岛网青岛论坛上发了《云南路回迁房要进厨房得先进厕所,史上最扯淡设计》的帖子。在帖子中他上传了一张一单元c1215号的设计图,图中显示,在这套一百平左右的回迁房中,不管吃饭做饭都必须要从厕所中穿过,吃的饭菜要从厕所中端出来。……</p><p>  该帖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不少市民热议。对此,有专家出来“回应”———这个户型中卫生间的设计是按照“干湿分区”的理念进行的,可有效利用空间。</p><p>  有网友表示,这种设计太不负责任,并发帖称这是“最牛的厨房”。</p><p>  最折腾</p><p>  领79元房补,要花80元路费</p><p>  重庆晚报9月21日报道,重庆万盛区文广新局退休职工、现寄居在渝北两路的王新声大爷遇到一件怪事——他每月要到万盛领一次钱,车费至少要花80元,而他领的钱却只有79.52元。换句话说,王大爷每领一回补贴,自己还要倒贴钱。</p><p>  王大爷多次和房管所沟通,希望发放补贴能更人性化一点,要么一次性发放,要么每月直接汇款给他。万盛区公房经营管理所负责人王世明对记者表示:“不行,我们集体研究的。”</p><p>  此事经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数千网民发帖声援王大爷,谴责房管所故意折腾老人的行为。</p><p>  报道21日见报后,万盛区区委书记向涛当即批示: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口口声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当领导的不应该为此而愧疼?这样的管理者称职吗?请房管局立即纠正……</p><p>  在22日的全区性会议上,向涛再次严厉批评了当事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要求监察部门按照行政问责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p><p>  万盛区委、区政府24日通报称,该区于昨日正式启动行政问责程序,责令区房管局写出深刻检查,并在全区通报批评;免去房管所所长王世明的所长职务。</p><p>   最失败</p><p>  年薪20万,仍然买不起房</p><p>  日前在某论坛一则题为“年收入20万也买不起房”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据该网友自称来自西安,毕业于国内排名前十的一所名校,学历为硕士,在西安工作了3年。两年前从西安来到上海,当前在一家知名外企做部门经理,目前税后收入在20万。</p><p>  “最近大半年看房,真是越看越失望,一些朋友说我的收入在上海打工族还算比较不错的。但我怎么连一个外环以内的房子都买不起呢?真的很想知道,我的收入在上海到底是高还是低啊?”</p><p>  该网友算了一笔日常生活开支的流水账:孩子的教育费2000元/月,一家人吃喝加上水电煤1900元/月,每月零碎开销1200元,和其他的开销加在一起一个月的花销在万元左右,而该网友自称相中的房子,去除首付每月将还款近8000元,这样加上近万元的生活费,即使年薪20万也是“入不敷出”。</p><p>  由此,他表示,如果买房,即使是普通房子,家里的收支也将非常紧张。既不能孝敬父母,也不能让老婆跟着过舒适日子。我觉得自己很失败,30岁了连个家都不能安下来。</p><p>  最坦诚</p><p>  开发商自爆,利润率最高可达200</p><p>  % 对于高房价下的行业暴利,很少有开发商愿意承认其中存在暴利。</p><p>  但9月10日,参加2009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的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自曝称,房地产业是个暴利行业,一个20亿元的项目,如果以自有资金计算,利润率可能高达100%到200%。他表示,房地产业当然是个暴利行业,如果没有暴利,为什么各类企业都来搞房地产?</p><p>  黄怒波还称,房价太高肯定不正常,当前北京、上海等地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购买力。</p><p>  对大城市房价为何能居高不下,黄怒波列举出四条原因:一是存在通胀预期:二是因为流动性过剩,企业尤其是国企手里“不差钱”:三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制造业缺乏投资机会:四是一些大企业,包括部分央企,没有发挥好带头作用,纷纷高价拿地,为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p><p>  </p>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牛租户<p>  60平米索偿330万 地铁误工三年损失千万</p><p>  一间仅60平方米的房子,住户要求补偿330万元才肯搬走。</p><p>  广州地铁六号线预计在2012年建成开通,但目前六号线的施工却因一家“最牛租户”拒绝拆迁,导致工程严重滞后,至今损失达1200万元。这个租住面积60.45平方米的“最牛租户”,要求补偿高达330万元以上才肯搬走,每平方米要价达5.5万元。而政府则提供了一次性补偿10万元和异地续租两个方案。在多方协调无果的情况下,目前“最牛租户”已起诉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候审理。</p><p>   最牛钉子户</p><p>  拆迁工作拖3年 开发商申请破产</p><p>  2007年9月,一篇题为《长沙最牛钉子户三年未拆除》的帖子在网上各大论坛流传。此后,长沙“最牛钉子户”成为了南门口的一道“风景”。</p><p>  这栋房屋共有11个继承人,据户主陈俊欧透露,开发商先打算补偿面积,后来又改为货币补偿。11个户主要求开发商补偿400万元,开发商只愿意补偿320万元。经10多次谈判,2007年8月的一次谈判中,11个户主退让到了大约370万元,仅10万元之差。眼看谈判即将成功,开发商却突然人间蒸发,直到今年8月12日开发商突然出现,对被拆迁户送达了听证告知书。</p><p>  今年9月24日,被称为“长沙最牛钉子户”的11户住房全部拆除。被拆迁户代表说,这是协议拆除,并非强制拆除。拆除双方最后的协议价格为200多万元。据悉,拆迁地段有上亿元投资。相关负责人透露,经过多年的折腾,开发商再也没法拖下去。目前,开发商已向有关部门申请破产。</p><p>  最牛身份证号</p><p>  身份证号接连出现18个“1”、15个或18个“0”</p><p>  在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市级备案结果公示”中,出现身份证号为18个“1”、15个或18个“0”,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身份证号”。</p><p>  就在网友质疑纷纷指向登记失误或是暗箱操作时,相关部门解释,这并非真正的身份证号,而是为因特殊原因无身份证的申请人设计的特定编号。</p><p>  北京住保办表示,22个身份证所代表的家庭中,经济适用房2户,限价房1户,廉租房19户,但均符合申请条件。</p><p>  22人中,有9名劳教劳改人员服刑时被注销户口,刑满释放后没有及时办理;有2名军人使用军官证和退伍证;有11名2007年以前使用对填写身份证号没有强制性要求的廉租住房申请表格,公示时相关区县住保部门并没有对采用替代码的公示信息进行必要的注记和说明。</p><p>  北京住保办解释说,此问题出现主要因为审核过程中,相关区县住保部门考虑到解决一些符合申请条件的特殊人员家庭住房困难,以及在2007年以前因当时使用对填写身份证号没有强制性要求的廉租住房申请表格而出现的技术性等问题,暂时以特殊替代码的形式进行登记备案。</p><p>  为防止再次出现这类问题,北京住保系统正对现存的审核系统进行全面筛查。</p><p>  最牛宝宝</p><p>  4岁宝宝申请廉租房补贴</p><p>  继北京经适房申请公示出现18个1最牛身份证号码、廉租房公示中出现20位18个0身份证号码的事件之后,有媒体报道称,在《北京廉租住房已备案结果公示》中,某申请人的身份证号显示出生年月为2005年3月29日,今年仅4岁,该申请者被媒体称为“最牛宝宝”。同时,在市住建委的相关网页中,还发现有多名年龄未满16周岁的备案者。</p><p>  随后,北京市住建委公开回应:“4岁宝宝”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并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父母一方去世、服刑、失踪,其随另一方监护人生活,但监护人为外地户口或农业户口,未成年人享受低保的,“4岁宝宝”就属于这类情况;二是孤儿或父母双方入狱服刑,未成年人享受低保的;三是父母双方为农业户口的,未成年人享受低保的;四是身份证录入疏漏,经核对更正并非未成年人的。</p><p>  最幸福</p><p>  6.5年收入买1套房</p><p>  “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双职工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一套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这是重庆市不久前提出的建设“宜居重庆”房价的调控目标。</p><p>  按照重庆市的算法:2008年,重庆主城区房价均价每平方米为3900多元,而双职工家庭(三口之家,有两个人上班)每年平均收入在6万元左右,6.5年的收入近40万元。而买一套90平方米或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总价为30万元左右,因此,双职工家庭平均每6.5年就可买一套。</p><p>  在如今百姓买不起房成为社会问题之时,“6.5年收入买1套房”的说法,顿时击起千层浪,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和网民的热议,叫好者有之,疑惑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p><p>  随后,重庆官方称,6.5年收入买1套房目标很实际。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9-17 07:03 , Processed in 0.0911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