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现在的房子价格简直是惊人,我最近到荷兰去,大家知道荷兰是一个很富的国家,它那儿的房价只有北京的1/3,他们的收入比我们高四五倍,房价只有我们的1/3,你看一下我们的房价扭曲到什么程度。房价扭曲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不能自由买卖。)
各位来宾,非常感谢给我一个机会在这儿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增长率在往下走,我们看看增长率变化的情况。这张图是最近十年GDP的数值,黄颜色的是GDP当年的数,去年是47万亿,黑道道是增长率,2007年以前,增长率保持上升的状态,2007年以后,现在下来了。今年我们的问题是要保8,虽然我们的目标是7.5%,但是GDP的增长确实关系重大。过去30年改革成功的原因,就是GDP的增长。
GDP的增长从哪儿来呢?归根到底是改善资源配置来的,经济增长的根源是资源的合理配制,我们说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什么是资源配置?我的解释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和物都有不同的用处,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去用,要用得好经济就增长了,反过来经济就损失掉了。
比如说改革以前,农民是不许离开农村的,就在农村种粮食,种庄稼。改革以前,我们的干部要下放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城里的学生也要下乡去,这些都是资源配置的错误,都是把劳动用错了地方。劳动用错了地方,劳动不但不创造财富,而且会消灭财富。
改革以后,我们资源配置有很大的改善,首先是农民可以进城了,他在农村依靠土地得到的产出是很低的,进城以后,他可以寻求自己的工作,选择的机会很多,都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长处。这样的话,它的生产率就大大提高了。过去学生要上山下乡,现在学生不需要上山下乡,他可以上大学,上职业学校。改革以后,在开始的时候农民是不可以当公务员的,公务员是城里人的特权,现在农民也可以考公务员。资源改善的机会也把它开放了,这是讲劳动。
从资本来讲,以前的资本就是靠政府计划委员会来配制资本,现在有了更多的渠道,比如说私人资本可以自己创业,办公司、办小摊,摆一个小摊,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资本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所有的物资如果能够自由交换,它一定能够找到它最好的配制。反过来讲,如果没有自由交换,好的配制就不能实现。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财富”这句话是不对的,是“资源配置创造财富”,劳动用错了地方不但不创造财富,还会消灭财富。改革以前的劳动就是消灭财富的。
刚才我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大炼钢铁就是一个消灭财富的过程,大炼钢铁是不是劳动?当然也是劳动,但是这种劳动投入多产出少,就消灭了财富。
资源配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经济学家讲资源配置,其实外行人不懂什么叫资源配置,我想如果把资源配置解释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般人都能听得懂。劳动创不创造财富,看劳动用得对不对。
刚才我讲炼钢铁把劳动用错了,我们讲种粮食是不是创造财富,也不一定。首先看谁种粮食,会种粮的去种粮,不错,资源配置是对的,不会种粮的人去种粮,那就糟蹋掉了,糟蹋人才了,把劳动用错了。在座年龄大一点,四五十岁的人可能都知道,我在农村也种了很多年的粮食,那时候我是一个工程师,工程师也去种粮食,机关干部也去种粮食,教师、医院的医生都去种粮,认为只要劳动就创造财富,那就完全错了。而且种粮食不仅要看谁去种,还要看哪块地上种,必须是适合种粮的地去种粮,适合做其他用途的地就不该去种粮。大家开车往往找地方停车找不到,你把停车场去种粮食好不好?那就是资源配置的误配,配制错了。用很简单的道理来说,物和人都要把它用好了,也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不光是人和物,还有信息的配制,信息配制的改善同样是创造财富的。同样一个物,你把它用好了,财富就出来了,举一个例子,香蕉从广东运到北方,这就是改善了香蕉的配制,香蕉没变还是那个香蕉,但是它的财富增加了,现代社会的财富增加主要靠资源配置的改善。香蕉从南方运到北方是在空间上调节了资源配置,在南方香蕉很多,北方香蕉很少,一个香蕉从很多的地方放到了很缺的地方它的价值就提高了,这就是财富的创造。
香蕉从南方运到北方是空间上调剂了余缺,在时间上调剂余缺也是财富的创造。比如说秋天的时候,粮食很多,价钱比较便宜,到了春天,粮食吃了半年就减少了,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粮食就比较稀缺。如果我们在秋天把粮食买进,到春天把它卖出去,这是赚钱的,这是财富的创造。我们说“投机倒把”,那都不对,那是财富的创造,那是时间上调剂余缺。
这种时间和空间余缺的调剂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方法,我们过去认为这是没有劳动就赚了钱了,便宜的时候买进,贵的时候卖出去,什么事也没干,赚了很多钱,就是剥削,这种看法非常错误。三年灾荒饿死人,现在大家吃饭剩下很多的菜,如果把菜放到饿死人的时候吃,不但创造财富还能救命。所以我们要懂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创造财富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