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8|回复: 9

[转帖]新一佳:总有一天我会回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虽然说,“不以胜负定高下,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常被喻为“经典”的成功者的履历还是让我们一次次相信,在商界这个不见硝烟却处处尽现白刃的战场上,这句流传了很久的名言尚缺乏广泛的业界支持。渐渐地,失败者的足迹被淡忘,哪怕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哪怕他们的亲身经历对今天的商界、商家仍有意义……</p><p>&nbsp;</p><p><br/>  1995年在广东起家,2004年被国家商务部定为重点培育的20强商业企业之一,2005年营业额达到118亿元左右,在全国超市零售企业排名第17位。对于新一佳超市来说,这样的斐然业绩并不能成为足以征服沈阳零售市场的力量,相反,也许是“水土不服”,新一佳在远征沈阳的6年间却3次折戟沉沙,被公认为有着强大消费潜力与市场空间的沈阳,却名副其实地成了它的 “滑铁卢”和“伤心地”。</p><p>  征服梦想3次兵败成梦魇</p><p>  如果不是出了那么多意想不到的事,再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是新一佳集团旗下的新一佳超市进入沈阳地区6周年的庆典了,可是这种庆典却自打新一佳集团入驻沈阳开始,一年也没有举办过。从2001年到2007年的6年间,新一佳超市在沈阳三进三出,时至今日在沈阳更是连“新一佳超市”这个名头都找不到了。</p><p>  在新一佳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这样例举着一连串的集团“大事记”:</p><p>  2001年9月26日,新一佳沈阳太阳广场(中街)店开业。</p><p>  2002年1月19日,辽宁省商业系统与新一佳集团连锁超市合作洽谈会召开。</p><p>  2002年4月27日,新一佳鞍山店开业。</p><p>  2003年10月25日,新一佳沈阳光明店开业。</p><p>  2004年4月21日,新一佳哈尔滨店开业。</p><p>  2005年2月1日,新一佳鞍山立山店开业。</p><p>  然而,就在有当时省商业厅高层领导出席的辽宁省商业系统与新一佳集团连锁超市合作洽谈会上,有着中国商界“铁娘子”与“女富豪”之称的新一佳集团老总李彬兰“立足沈阳,辐射东北”的话还言犹在耳的时候,一系列的危机就已经向着新一佳集团的沈阳机构扑面而来。当然,许多事情是没法在网站上公布的:</p><p>  先是新一佳集团倾注大量心血在东北打造的第一张牌——新一佳超市沈阳太阳广场(中街)店,开业仅八九个月就宣布闭店,中途还经历了两次停业,第一次竟出现在它开业仅仅一周的时候。</p><p>  继而,于2003年10月25日开业的新一佳沈阳光明店也在支撑了几个月之后关门。</p><p>  之后的2006年7月,已沉寂了两年有余的新一佳终于有了动静——欲将超市改头换面为农贸市场,但新一佳沈阳机构这一“不做超市做农贸”的“倒退”之举,除了引来外界的一片哗然之外,还遭到了总部的质疑,改型计划也迟迟未获批准。就这样“拖”到了2006年11月末,新一佳光明店的位置上终于开始招商了,不过招商表中出现了一些像舞厅、健身、网吧等与传统意义上的超市无关的项目。见此情景,很多人都感觉到,在沈阳两进两出之后的新一佳这一次太需要一个翻身仗了,也许这些新的业态模式能帮忙圆了这个梦。</p><p>  然而,梦终归是梦。2006年12月30日,新一佳沈阳光明店位置上的超市再度开业时,进进出出的人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悬在头顶上面的变化——原本钉在高处的“新一佳”字样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博乐福超市”—— 一个“与新一佳没有任何关系”的零售机构。至此,新一佳完成了在沈阳的三进三出,黯然淡出,并从此音讯渺茫。</p><p>  事实上,新一佳在东北“淡出”过的地方不止沈阳一处,它的哈尔滨店和海城店都在开业后不久即行关门,有人统计过,新一佳先后在东北开过6家店,有4家已经关闭,只有鞍山的两个店算得上是硕果仅存。</p><p>  这样一个结局,显然与新一佳的“身份”很不相配。就在2004年,作为新一佳掌门人的“铁娘子”李彬兰还曾豪言不断,“到2010年,新一佳要开到1800家各种经营形态的商场。”时任新一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东北区总经理的李好山也曾说,自从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新一佳认为东北加快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因此在新一轮扩张中,新一佳改变策略,把东北地区作为重点加快发展。</p><p>  “纸杯”说话“水土不服”难掩“兵家大忌”</p><p>  综观新一佳几年来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进进出出,其频率不可谓不高,但其效率却不可谓不低,为此,当年曾对新一佳寄予厚望的省商厅某高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了惋惜与不解,“新一佳现象确实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它对沈阳现在和未来的商家未必没有意义可言。”随着记者的采访,问题的轮廓逐渐清晰。</p><p>  “实际上,新一佳在沈阳一开始就打起了无准备之仗。”曾在新一佳的沈阳超市主管过采购的林海认为,超市为商战而做的准备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是新一佳只抓住了“硬件”的准备,却忽视了“软件”这一块。新一佳沈阳太阳广场(中街)店内所有的设备全部是“三洋”的品牌货,光一块20元左右的大地砖就铺了12000多平方米,几乎是店内的所有面积,包括消费者根本看不到的库房。“但是却忽视了‘软件’……”林海所说的“软件”指的是新一佳没有注意到的南北方在消费意识上的巨大差异。</p><p>  林海为记者举了一个在新一佳内部十分“著名”的“纸杯”例子。新一佳要求采购部门采购的纸杯都是一两元钱左右一包的,这种纸杯倒上水之后最多可以保持一两个小时之内不漏水,出身南方的新一佳告诉它的采购人员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一般家庭只有为客人才使用纸杯,而客人在家里停留的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客人走后纸杯就扔掉了,过高的质量与价格要求无异于浪费。可是新一佳似乎忘了,它是在东北沈阳开店,而不是在消费意义领先的我国南方,“给客人当然要用好的,精薄且容易漏水让人看了多没面子啊!”就连负责采购纸杯的林海都不回避说他家根本不用新一佳架上的纸杯。不幸的是新一佳在之后的沈阳之路上,一直没有意识到并更正这一点,相继开业又相继关掉的另外两家店坚持的仍然是它在南方“成功”的“平民之路”或“打工仔之路”,在沈阳很多家庭已经接受了塑料合成拖把的今天,新一佳里卖的“主力”拖把的杆竟然是木头的。</p><p>  显然,新一佳在应该作出快速反应的领域没有果段出手,但是,它在其他方面的举动却颇有急功近利的“嫌疑”。众所周知,2002年4月新一佳鞍山店开张,然而外人却不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新一佳沈阳太阳广场(中街)店的“后事”还没有处理完的时候;紧接着,新一佳海城店开业,而2003年10月新一佳沈阳光明店开业时,新一佳海城店的“身后”事还有一些需要处理。</p><p>  曾在新一佳招商部工作过的程强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原因是:由于沈阳太阳广场(中街)店的关闭,新一佳沈阳地区的工作对上对下都不好交待,于是新一佳杀到了鞍山,但是由于鞍山属集团认定的二级城市不具备设立东北区总部的资质,所以新一佳就又杀回了沈阳。然而“二进沈城”的新一佳竟把东北区所有的机构建制全部搬进了“新一佳沈阳光明店”这个只有3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的中小型超市,而当初即使在新一佳沈阳太阳广场(中街)店10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里产生的日平均销售额也不过10万元,不难算出规模还不及它三分之一的新一佳沈阳光明店的压力有多大。</p><p>  这种压力来源于人员成本和地理位置。由于新一佳把二进沈阳的成果——沈阳光明店拿东北区总部看待,人员配备和成本就是另一个标准了:从总部和外地派来的店长月薪在12000元左右;协助店长的各个高管月薪最少是5000元;部门课长的月薪也在1500元以上;加上一年近200万元的房租,还不算水电费,新一佳二进沈阳的脚步实属重负难堪。来自另一方面的重压也让新一佳一直没有喘过气来,“环境和货品都好于我们的大福源超市接送客人的大巴就在我们门前,加之当初选址时预计的周边三个小区的高入住率并没有出现,只有40%到50%,购买力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新一佳的收入。”曾在新一佳东北区办公室工作过的郭振回忆说,“其实位于中街的新一佳在选址时就曾有过类似的失误,虽然那里人流密集,但门前却是条单行路,又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客人们多数选择了停车相对方便又与之相距不远的‘兴隆’和‘沃尔玛’。”事实上,这样的“失误”直到新一佳在哈尔滨开店时仍然没有得到纠正——“表面上新一佳哈尔滨店的马路对面就是车站,可是马路中间有一道行人需费很大力才能违反交通法规越过的护栏,但如果想购物的人们不下车,再往前坐一站就会到达‘大福源’哈尔滨店的门前,并可以轻松进入。”郭振说。<br/>&nbsp;<br/>  另外还有一种意识上的“缺失”让新一佳沈阳地区的前管理者“偏激”地认为新一佳没有在一些特殊部门间结下深厚的“人脉”。“要不然的话,为什么‘沃尔玛’和‘新一佳’同期遇到消防危机,可前者的问题却解决得那么快并复业?为什么沈阳其他多家超市门前马路上的双黄线会有一段是虚线,而新一佳门前的却始终是实的?为什么同行们的机构建制里几乎都有一个叫‘公关部’的部门,而新一佳沈阳地区诸店却没有?别人的东西就一定不适合我们吗?”</p><p>  “纸鞋”报喜昔日“诟病”反成“猛药”</p><p>  整个采访中,已经回到了鞍山的新一佳东北总部十分低调,他们始终在让记者理解新一佳的东北体系只是全国总部意志的执行者之一,执行集团的既定方案是他们的天职,发言表态对他们来说则不擅长,至于成败输赢,几年来的市场变迁已经给出了客观的评判。</p><p>  对于6年来在沈阳乃至东北地区三进三出和六战两胜四负的成绩,新一佳全国总部并不回避问题的所在,新一佳总部的一位“发言人”曾向记者总结说:“暂时撤出沈阳是经营结构布局的调整,是总部实施的战略步骤之一。”这位发言人还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大型超市来说,经营地点、地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选址、定位、消费差异等市场竞争因素的原因导致了新一佳沈阳地区店并没有南方新一佳的经营状况那么好,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结构上的调整,重新杀回沈阳是早晚的事。而当记者问及如果要在这种调整上加一个期限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新一佳并没有给出回应。</p><p>  就这个问题,曾一度重点关注过新一佳现象的辽宁社会科学院张思宁研究员说:“换成谁,这都是一道回答起来很吃力的问题”。和一些学者认为的一样,张思宁认同“10年是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一个‘坎儿’。”10年间,新一佳在全国范围内的加速圈地进食,10年后的现在,新一佳的发展轨迹,正是从所谓的旧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的过渡期,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超市到一个拥有全国众多连锁分店的快速成长的大型连锁企业,在创业时期简单快捷有效的管理机制、市场意识和产品构成,到了现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显然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可以说,沈阳地区新一佳的“尴尬”恰恰给我们的民企提出了一个很“光明”的课题。</p><p>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看似扑朔迷离,却亦道诚守真。找寻新一佳在沈阳的波折轨迹,也许,留下来的并不仅仅只是悲壮。<br/>  (来源:时代商报 于江涛) </p>
发表于 2007-1-17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f0066">很难回来。</font>
发表于 2007-1-17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70968">最好别回来。</font>
发表于 2007-1-17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感觉就像魔鬼终结者的口气似的。[em01]
发表于 2007-1-17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没有什么底气。
发表于 2007-1-20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等再回来</p><p>估计更没什么地位了</p>
发表于 2007-1-20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死一次。
发表于 2007-1-2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倒吧,纯粹的盲目乐观,我看多向大福源学学,定位在中老年身上还差不多,年轻力壮的都挣钱去了,谁老去超市啊,我一般都划好宣传单,然后老爸去,,当然刷我的卡,,哈哈 
发表于 2007-1-27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用嘴说啊。
发表于 2007-2-9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fenny80231</i>在2007-1-27 17:16:57的发言:</b><br/>拉倒吧,纯粹的盲目乐观,我看多向大福源学学,定位在中老年身上还差不多,年轻力壮的都挣钱去了,谁老去超市啊,我一般都划好宣传单,然后老爸去,,当然刷我的卡,,哈哈 </div><p>大福源做的真的很好,我家和你說的一樣</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19 05:24 , Processed in 0.0859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