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元素

沈阳个人集资建房事件调查:(吴卓组建“买地建房DIY”社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2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完呢,故事又开始了...
发表于 2006-11-22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11月21日)下午刚和一个开发商见了面,谈得挺好,看能不能通过他拿到一块地。”在放弃个人集资建房梦想还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沈阳民间集资建房的发起人吴卓刚从温州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个人合作建房研究会”返回沈阳,又再次为集资建房这件事忙碌起来。 <p>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合作建房联盟计划本月28日正式对外界宣布成立。联盟城市包括广州、武汉、沈阳、温州、北京、惠州及深圳。据沈阳集资建房的发起者吴卓称,成立联盟主要是为保证合作建房公益性,方便各地合作建房发起人和参加者联络。尽管没人知道集资建房的路能走多远,温州集资建房的成功拿地,对沈阳的集资建房者们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而一度放弃这一梦想的发起人吴卓,更是重拾希望,频频与开发商接触,希望效仿温州模式开辟沈阳的集资建房之路。</p><p><strong>  最新进展</strong></p><p><strong>  已有开发商对此关注</strong></p><p>  11月15日,温州市“个人集资建房”牵头人赵智强透露,已经拿到政府挂牌出让地块。此举使一向被称之为“乌托邦”的个人集资建房,正逐步成为现实。“‘拿地’是关键,要是地拿到手,不怕找不到集资建房的合伙人。”在与一位开发商长谈了两个多小时后,吴卓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有信心,丝毫不见今年7月打算放弃集资建房时的沮丧。</p><p>  虽然没有透露这位开发商的具体身份,但吴卓表示,对方显得很有合作诚意,打算马上拿出一个方案,商量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他是个小开发商,手中有几块地,但苦于缺乏资金,所以才促成了双方的见面。”据吴卓介绍,“拿地”是制约全国各地个人集资建房的主要瓶颈。寻求开发商的合作,尽快突破这一瓶颈,使集资建房在沈阳也能成为现实。</p><p>  而对于开发商而言,与集资建房者合作,除了资金方面有较大帮助外,也能获得一定的合理利润,这对开发商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说温州的开发商就收取2%的管理费,如果这个事谈成了,沈阳也完全可以效仿这一模式。”吴卓告诉记者,虽然还仅是初步的接触,但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合适的地块,他将马上再次召集当初的社团成员,争取尽早促成这件事。“头一个地段的地肯定不会太大,不会超过2万平方米。主要是看这种合作模式能否成功,开发商也要看能否获得利润,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做这件事。”</p><p>  吴卓表示,尽管寻求开发商合作有悖于集资建房的初衷,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p><p><strong>  条件放宽</strong></p><p><strong>  再组团欲降低门槛</strong></p><p> 在最开始召集集资建房的合作者时,吴卓提出的参团条件几近苛刻:35岁以下、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白领阶层,而且是全日制211工程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士,这也将不少有集资意愿的沈城市民拒之门外。昨日,吴卓透露,再次组团将适当降低门槛,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人一起做这个事。</p><p>  “当时社团成员能有100多人,现在保持联络的也没剩几个了。”吴卓告诉记者,在一年多的实际运作中,集资建房遭遇困难重重,大多数社团成员都陆续退出,包括发起者的他都打算过放弃,也关闭了用于联络和交换信息的社团网站。</p><p>  尽管如此,对于再次操作集资建房,吴卓仍很有信心。“虽然不怎么联系了,但大家的通讯方式我手里都有,只要地拿到了,肯定响应的人特别多。”据其介绍,这次重新组团仍主要面向白领阶层,会对报名者进行考察,但如果对方确实有诚意,肯定也会适当降低标准。 </p><p>  据吴卓介绍,自11月15日看到温州集资建房“拿地”的消息后,有不少社团成员打电话问他沈阳这边有没有进展,大家都挺关注这件事。除了房价因素外,住上理想的房子,与一群意气相投的人做邻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曾是社团成员之一的马小姐就对记者表示,如果吴卓再发起集资建房,她肯定会筹措资金再次参与。</p><p>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媒体报道的将成立全国合作建房联盟这一信息,不少有集资建房意愿的市民都认为,该联盟的成立其理想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至少为各地的集资建房者沟通信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p><p><strong>  算经济账</strong></p><p><strong>  集资房有望省三成成本</strong></p><p>  “除去开发商约20%的开发利润和10%左右的营销费用,个人集资建房所花费的购房资金,至少要比购买商品房节省30%。”吴卓举例向记者说明集资建房的种种好处,以平均房价每平方米3500元计算,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就可以节省资金9.45万元,对于一个月总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家庭来说,相当于接近3年的总收入。</p><p>  据记者了解,在沈阳房价节节攀升的现实条件下,节省30%的成本对购房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其中也包括不少收入不菲的白领阶层。在沈阳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刘辉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每月能节余1000元。按照沈阳现有的房价,在单位附近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首付至少需要12万元。而他目前的攒钱速度,需要10年以后才有买房的能力,而10年后的房价又不得而知。</p><p> 吴卓告诉记者,即使成功“拿地”,集资建房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比如说社团成员的沟通问题,大家能否对拿到的地达成共识,认可其价格和地理位置。</p><p>  另外包括资金流的安全问题,以一个200人的社团,每人出资30万元计算,就是6000万元的巨额资金,如何保障个人资金安全,又能保证整个组织的共同利益,也需要拟订详细的管理实施计划。“温州方面也是刚有意向,只不过是为沈阳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范本,沈阳集资建房的路还很长。”吴卓这样表示。</p><p><strong>  [专家解析]</strong></p><p><strong>  集资建房在沈前景如何</strong></p><p>  尽管温州集资建房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集资建房在沈前景如何,有关人士看法不一。</p><p>  据记者了解,对于个人集资建房,沈阳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像大连那样态度鲜明地予以禁止,只是表态称需提醒个人集资建房参与者预防风险。</p><p>  辽宁经济管理学院杨光院长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从有利的角度来看,个人集资建房可以适当降低购房成本;购房者能够进行全程监督;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进行度身定做。“目前国外个人集资建房的案例很多,已经成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在中国仍缺乏政策支持。”杨光表示,此外,也会出现对发起人的监管难,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易出现非法集资,居民入住后维修管理缺失等问题。</p><p>  “现在盖房子各个手续的公关成本很高,加上各自不可预见的隐性成本,这些都很难在集资建房者中达成全部共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对沈阳集资建房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可行性很低。</p><p>  对于集资建房能否冲击沈阳的房价,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则表示,集资建房肯定不会成为沈阳住房供应的普遍模式,对房价自然不会造成太大冲击。</p><p>(时代商报 刘巍)</p>
发表于 2006-11-22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吴卓,怎么联系他,我是今天看报纸才知道的,我明天就要出差了,半个月后回来,我朋友有意投资房产,我可以为集资建房提供资金,qq185106421&nbsp; ,尽快联系我。
发表于 2006-11-22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大家对集资建房没兴趣了?都不说话了/
发表于 2006-11-22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把这个帖子从头到尾读完就知道了谁是吴卓了。
发表于 2006-11-22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是没有戏了,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谁是吴卓那.惭愧啊。
发表于 2006-11-22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卓,沈阳个人集资建房的创始人。当年27岁,在沈阳率先倡议发起个人集资建房。辞去原来电信工作,下海组织个人集资建房。当场最早就在咱论坛发过倡议的帖子,如果你耐心找老帖子,会找到的。后来历经起起落落,不久前刚刚宣布失败,回到一个公司上班。没想到,这么快,他就又出山了。
发表于 2006-11-23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吴卓这次仍不看好,觉得他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去上班。
发表于 2006-11-23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无聊,极其无聊!实际上目的就是和企业一样,而对于集资者来说,多数也是想炒房.如果集资买房,对于穷人来说比买商品房还难,因为需要在2年前一次性付款.</p><p>集资建房面临很大风险,即便建成档次也很可能低于同类地区商品房,价格低,品质也会低.不说了,我是绝对不会参加,假设参加目的也只有一个:炒房.</p>
发表于 2006-11-23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就要明盘,7.5折,其他的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5 05:17 , Processed in 0.0765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