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3 1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您觉得这个游戏,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它的危害性又是什么呢?
答:当然是土地财政、房产商、权力资本、金融投机者和大大小小的炒客。其实我国的商品房才十几年历史,过去没这玩意,而且我们学的是香港期房模式,这就增加了炒作空间,没几个国家和地区用这种模式。现在的情况是:全世界几乎最穷的一帮人,花了几乎最高的价,买了一套最不靠谱的房子。那不叫真正的房产,只能叫居住权,期限70年,土地权不是你的。你买的不是辆车,而是一个专用座位,像公共汽车的一个座位,车皮、底盘、轮胎、发动机都不是你的,属集体,有的部位连集体的都不是,归国家。
房地产真的跟中国民生开了个恶毒的玩笑,它抓住了中国人的命门——不惜血本、拼了老命也要挣得的东西。中国生存文化里,人对住房有着深深的迷恋和膜拜,再贫贱的祖宗也要给后代攒几间茅舍,当年闹革命搞土改时,最火爆的场面就是烧地契。何以对屋宅如此器重呢?传统中国人很少流动,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讲究根文化,有守土归故情结。当代人由于就业和生计,流动性虽增大,但自由迁徙仍受户籍政策限制。所以,无论文化还是制度,其实都不支持流动,这样一来,对固定住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依然强劲,“家”和“房”在概念上近乎同义、同值,可划等号。成家立业的标志是什么?就是上有片瓦顶着、下有锥地立足。
中国房地产商真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商人,史无前例,千万年的轮回,让其赶上了。不仅赶上了资本契机、权力契机、政策契机,还赶上了民间财富契机——尽管平民积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毕竟是1949年后最大的一笔,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饱满之际,就像一个如花似玉的农家少女,父母辛辛苦苦拉扯大,正待出嫁,就遇上了一伙贼人。
至于它的危害性,我个人最痛心的一点就是,作为一种畸形的暴利游戏和泡沫经济模式,它足以让天下所有的诚实劳动失去价值和意义,“诚实劳动”的回报率在它面前可怜到极点,这会严重影响到世俗伦理和精神秩序,使这个原本没有信仰的社会更加浮躁而虚妄,让中国资本和财富的“原罪”色彩更加浓重。举个简单例子,在北京,假如两三年前你随意购得一套房子,期间你什么也不干,那么今天你的资产将翻一到两番,这是什么概念?等于你白白赚了一百万到两百万,而只要炒上几套房子,你就是千万富翁,面对这样的“成功”逻辑和投机诱惑,你还有什么心境去诚实劳动、去搞实体经济、去一点一滴地积累什么呢?你过去辛辛苦苦的拼搏和未来的创业理想都将黯然失色,你的心态、心性和价值观会发生极大变化,你会变得面目全非,认不出自己。你不要以为这是正常投资,正常投资是有正常收益比例的,其实,这就是不劳而获,这是件可耻的事,涉及伦理道德,因为接手你房子的那个人将背上沉重的债务,他一生的幸福和快乐都偷渡到你身上了,这和传销的道德后果没什么区别,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合法地掠夺和抢劫。当然,资本的驱利本性在理性上拥有道德豁免权,你指责它也没用,唯一可指责的就是带病的政策和制度漏洞,就是怂恿投机、制造神话的游戏本身,尤其当下的货币信用危机,超量流动货币的投放,造成民间财富的严重缩水,这是百姓恐慌性购房的主因。80年代的“官倒”、90年代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近10年的股市和房地产,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容易赢取暴利的几次机会,前两次和权力有直接关系,而炒股和炒房除了权力资本,更是挟裹了平民资本,投机的身份门槛、资金门槛乃至智力门槛都大大降低了,你只要搭上一班车,你只要及时参与,别落下,你就是中国的中上层,就是“率先富起来”的那帮人,若你都错过了,或不幸沦为击鼓传花的最后落点,你就是冤大头,就是社会经济的底层和弱势人群。在高速通货膨胀的时代,一个规规矩矩、从不投机的人会生存得很落魄,很无力,没有安全感,即使你有不错的工资收入,也无济于事,因为你的存款天天贬值。这种社会示范和激励文化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其色彩非常灰暗,不仅腐化经济品质,还直接败坏道德肌里,恶化人际关系。
总之,腐败收益加上投机收益,让中国今天的个体财富和“成功人士”变得非常可疑,难让人信服。它只会让人妒羡,不会让人尊重。
(全文收入随笔集《古典之殇》,王开岭著,书海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