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5|回复: 2

京沪部分楼市吹响"熄灯号" 房价"实降"何时来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8 2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价“实降”何时来临
  文/本刊记者/甄爱军
  成交深陷低迷




  持续了近3个月的低迷成交状况没有得到改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各地黄金周期间房地产市场的成交状况极不理想。同策咨询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在国庆7天内(10月1日~ 7日),商品房成交量仅6.5万平方米,环比上周下跌8成,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这样的成交水平,即使与2008年相比,也相差不少,因此今年已经成为近6年来最为惨淡的国庆黄金周。
  上海国庆长假期间楼市惨淡收场,北京、广州、深圳的情况同样也极不理想。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北京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为908套,与去年国庆长假期间的成交量相比下跌了15%;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31套,与去年国庆长假的成交量相比下跌了53.5 广州和深圳的成交跌幅更大。根据阳光家缘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庆长假7天广州签约成交量仅有680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五成。深圳楼市成交更是惨淡,10月1日至7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仅成交289套,同比大跌近九成。
  房价也出现了松动。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2011年9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调查数据显示:9月百城住宅均价为8877元/平方米,与8月(均价888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3%。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均价首次出现下降迹象。
  房企还在博弈
  虽然包括京沪在内的一线城市已有零星项目开始大幅降价促销,但从整体来看,开发商还在等待观望,降价意愿并不强烈。
  德佑地产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宝山区某项目近日再度开盘,成交均价在16500元/平方米,而该盘7月推出的一批精装修“花园洋房”房源成交均价在20000元/平方米,8月成交价在22000元/平方米,此次开盘价格较之前一批房源降幅高达到15%~30%。剔除楼层、朝向以及物业品质等因素,相比之前的价位,该楼盘目前售价还是有不小幅度的回落,业内人士估计在10%左右。
  但记者发现,类似于这样项目,即让利幅度达到10%左右的项目其实并不多见。很多楼盘虽然号称降价促销,但大多数都是在“玩噱头”。
  有些是设置较高条件,购房者无法满足条件而享受不到优惠。如位于上海松江区某项目,推出一套特价房,市场价为198万元,其优惠价为158万元,看似可以优惠40万元,但关键是购房者必须通过网上公开拍卖,参与者越多,购得的概率则越小。
  有些项目从表面上看虽然给出了不小的优惠,但由于描述含糊不清,其可信度大打折扣。如北京朝阳区一个叫中弘北京像素项目,近期推出50平方米的小户型,均价23000元/平方米,全款予以8折优惠,按揭也可打8.5折,初看之下优惠幅度不小,但该项目从今年5月份就开始推出这样的促销活动,其报价与一期项目售价相比有了不小幅度的提高,可见其所谓的打折,只不过是“先升后降”而已。
  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截至9月21日统计,上海市2011年10月打折优惠楼盘共计147个(含别墅),但是其中新增优惠项目仅有9个,占全部总量的6%。同时,还有21个项目由于优惠活动截止或房源售罄而退出打折优惠。
  降价幅度会有多大
  那么10月份,房价调整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目前来看,宏观调控政策松绑的可能性极小。首先是受制于通胀水平的高居不下,9月以来,食品价格继续呈现小幅环比上涨势头。尽管翘尾因素正逐渐减退,但各分析机构普遍认为,9月份CPI同比涨幅很难有明显回落,预计仍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如国泰君安、国金证券、中金公司、兴业银行等预测数据均是如此。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有关人士认为,开发商指望货币政策松动已经不切实际。
  而目前这种情形,即房价不涨,则是政府部门最愿意看到的情形。汉宇地产董事总经理施宏叡表示,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目前房价上涨态势已经得到抑制,说明调控政策已经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正处于调控过程中的节骨眼上,如果放松,势必造成房价反弹,因此松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与此同时,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已经越来越近。近日,“地产大佬”任志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称“开发商很快就只剩裤衩了”,直言开发商很快就要面临资金链断裂之虞。与之相呼应的是Wind资讯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末,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71.28%。更为危险的是,Wind资讯统计出16家地产公司负债率已经达到810%以上。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在此之前,包括国内知名企业在内的所有房地产企业,对未来房价走势的判断其实存在一定的偏差。而鉴于目前当前市场所处的经济环境,在抑制通胀、保民生的大背景下,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开发商唯有展开自救行动,才是出路。所谓自救,就是降价促销。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表示,另有两大因素也会促使开发商率先开始降价促销。其一是大型房型的业绩压力。逼近年底,大型房企由于都有年度的销售业绩指标,各大房企有必要在剩余3个月时间段内在销售量上冲一下,保证整体企业销售业绩指标基本完成。另外就是出于抢占市场份额考虑,由于限购及大型开发企业逆势扩张等原因,大型房企往往采取短期内大幅折扣方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迅速抢占具有购房能力又同时具有购房资格的人群。
  那么,降价幅度会有多大?陈晟认为,如果想要真正吸引购房者出手,降价幅度必须达到10%以上。由此看来,为了让潜在的购房者出手,开发商让利幅度不会小于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2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前部分城市出现了一、二手房价倒挂的现象,9月以来二手房实际交投情况也同样持续平淡,在楼市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二手房价格终于开始出现了松动。

  一、二手房价倒挂

  此前,京、沪、穗等一线城市部分新盘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打折促销,而不少同区域的二手房则价格相对坚挺,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因而有所显现。进而,甚至出现了有意卖掉手上二手房,然后再购置一手房的“以旧换新”购房者。

  上海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宝翔路店经理黄亮指出,9月份嘉定南翔、闸北大宁、宝山月浦等板块打算旧房换新房的业主有所增多,占到已挂牌房东的4~5成,而以往则只占2~3成。由于新房市场打折促销,品质、环境往往也较优,再加上二手房房东却是惜售心理,因而大部分新房与二手房的价格都很接近,部分一手房甚至比二手房便宜5%左右。于是,受新盘品质和价格的吸引,局部区域二手房的置换需求也趋于活跃,引发了所谓的“以旧换新”热潮,也一度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以旧换新”不现实

  然而,意向归意向,实际情况则又是两码事了。根据21世纪不动产的蔡冠宇分析,一、二手房倒挂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外环区域,近期如上海浦东北蔡等板块也有所出现,但是这些地区都没有出现较多数量的“以旧换新”成交情况。蔡冠宇指出,这牵涉到二手房税费过高的问题。

  数据表明,北蔡地区的新房均价在每平方米28000至30000元之间,而在次新盘大华景秀华城里,90~140平方米的户型均价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值,且较前段时间每平方米已经有500~1000元的降幅。“然而比如一套400多万元的二手房,税费要40多万元,这一下就让总价上去了。”蔡冠宇说:“现在不少购房者会觉得年底房价要跌,也在观望,都希望能有10%左右的议价空间,但二手房房东一般最多也就能接受5%左右。所以其实‘以旧换新’还是以意向为多,真正成交的并不多见。”

  二手房价已松动

  统计显示,2011年9月上海二手房共成交1.03万套、91.1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回落8.77%和10.23%,为今年3月以来最低。“十一”长假期间,上海全市二手房也是交投平淡,买卖双方依然处在一个相互僵持的阶段。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显示,9月大户型房源单价环比有4个楼盘出现价格下降,中户型房源单价较上月有6个楼盘出现价格下降,主流降幅集中在4%~5%。而在8月时,大、中户型房源单价还是无一下跌的。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联洋二店的置业顾问饶友平透露,近期成交的一套仁恒河滨的179平方米大三房,本来挂牌价约为895万元,买家承担全部税费。但鉴于目前市场交投不活跃,于是房东主动要求分担税费,之后很快有客户接手。最后算下来,成交单价约4.6万元/平方米,足足便宜了4000元/平方米。

  对此,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分析师黄河滔认为,近几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部分房东已调整了后市预期,选择降价促进成交,以套现转投其他领域或进行置换。这样二手房价格不断跟下去,就会把一、二手房倒挂的这个价差抹平。因而,面对楼市低迷影响下的二手房市场,购房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继续更多地关注后市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2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十一”假期的结束,早就名实不相符的房地产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以冷清收场告终,甚至在买气冬眠的情景下,2011年楼市堪称已提早吹响“熄灯号”。

  北京房价颓势已显

  数据显示,限购代表性城市“京沪穗”,“十一”期间基本均呈现令业界胆颤心寒之价量齐跌态势。北京一手商品住宅成交621套,与2010年同比降50%,成交均价17,005元/平方米,同比降4.9%。连一向被认为房价最坚挺的海淀区二手学区房,也已出现松动之挫降趋势。

  事实上,买气的明显恶化并不始于“十一”。9月上半月,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约2100套,同比降14.2%,环比降31.4%,创3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同步上蹿的住宅库存量则达11.27万套,创2年来最高点,比政策限购前暴增近2万套。

  日前万科发布一份北京家庭的入户抽样调查结果,也为当前北京楼市的窘境,找到最佳诠释与注脚:只有3%的家庭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购房。让人犹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奈与感慨。

  不限购城市已出现需求枯竭迹象

  上海楼市的“十一”景况亦不遑多让。房价虽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成交记录较之北京更加惨淡,同比大降72.79%,三分之二住宅楼盘零成交,号称"银十遭遇史上最黑暗开局"!住宅库存量则飙破920万平方米,按当下成交速度,售罄时间超过一年!

  此外,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10月8日发布"十一"期间,对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武汉等在内的20个重点城市进行监测,竟发现总成交量同比骤降44%,"前三甲"分别为深圳(-90.25%)、宁波(-78.04%)、上海(-72.79%)。尤其必须关注的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价格指数显示,首次有超过一半的城市房价环比下降或持平,而46个城市中近一半是未限购地区,显示购买力在不断"下放"、渗透与稀释的过程中,出现了后劲不足的心余力绌。换言之,第二轮"限购"已经失去意义,愈来愈多"这边风景独好"的三、四级城市,即将与一、二线城市同样陷入需求枯竭的困境!

  银行看跌房价是危险警讯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2011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的严重缩水。以上海为例,前8月计743.1亿元,仅为2010年全年的48.4%,北京的降幅更可观,671.95亿元只相当于去年的40.9%。充分反映开发商资金短缺、举步维艰,与看淡后市之心理状态。

  无独有偶的是,央行对银行高阶管理层的调查也"落井下石"地显示,自上季房价预期指数走低进入不景气区间后,三季度续降12.7%,其中看跌占比逐季上升至40%。由于金融机构掌管房产商之金脉流,形同生杀大权在握,其对楼市展望的悲观情绪,势必影响房产买卖之放贷意愿与额度,进而雪上加霜地冲击市场本已薄弱之买气,及开发商日趋恶化的经营环境,后续效应值得观察。

  市场走势找不到乐观理由

  虽说"以价换量"已成业界共识,但在我看来,降价究竟能换来多少成交量?事到如今也不容乐观以待,因为"抢先降价也是商机"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调控措施毫无松绑迹象、房源供应随着滞销不断增长,促使消费者观望心态越趋浓烈,显然房价没有高于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像样跌幅,恐难以驱动市场买气成形,这才是未来房地产走势的可怕之处。当然,地段、环境、产品乃至品牌有过人之处的楼盘,不在此列。

  或许有人会说,国庆黄金周历来为成交低谷,真正的爆量都在国庆后一周,我的悲观判断是杞人忧天似的危言耸听。惟我对今年能否重演此一情况深表怀疑?毕竟几乎一切数据均表明,楼市在可预见的中短期内,根本找不到乐观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6 06:46 , Processed in 0.0796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