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6|回复: 1

消息称国务院批准央行利率市场化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0 17: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9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金融改革因此亦进一步深化。随着央行利率改革分步目标逐次完成,中国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终点,总算渐行渐近。

  从供需关系上看,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短期对信贷行为影响不大,更具有改革宣示意义,但对未来银行业扩大风险调适打开了空间,亦将引发整个金融生态的多样变化。

  打开贷款利率下限,意味着下一步的实质改革将触动存款利率。因此,这次改革足以警示,银行业需要应对后续更深化的改革。墨守靠利差吃饭的老路将越走越窄,有实力的银行和真正的银行家,才能在利率市场化中胜出。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最重要一步,直接反映在信贷等金融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多样化,供求有更多双向选择的自由度,有助于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资金在实体经济中进行更有效配置,但真正发挥作用,仍需要放开金融产品创新限制,鼓励优质金融机构扩大资金定价权。

  《财经》获悉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整体改革方案,其时间、任务设定清晰,执行性较强。长远而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推进,应建立妥善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建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防止危机来临时“坏银行”高息揽存的恶性事件发生,打造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金融生态。

  ——编者

  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窗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

  7月19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具体措施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措施,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做调整。

  央行消息发布之时,正是周五下班时分,一时引发各方临时加班。分析人士迅速探究这一重大金融改革政策的出台因果、后续影响,相关金融机构则着手准备应变措施。7月20日和21日这个周末,许多金融界人士亦处在忙碌中。

  从金融改革时间表看,此次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继2012年6月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后,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最重要举措。

  此前,央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境内外币存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在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之后,后续还有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打造基准利率调控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经》记者了解到,央行已经制定了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批准。

  据参与这一方案讨论的人士透露,综合各方面意见与诉求,央行为利率市场化进程设定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健全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近中期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央行形成通过政策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基于上述设计,在已经出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央行有望通过简并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建立主导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来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目前在金融界比较一致的评价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作为重要要素之一的资金价格将更加市场化,将有效提高资金配置,深刻影响金融生态、大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意在结构改革

  相对于货币总量控制,周小川执掌央行十年中更念兹在兹的,是配合并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利率、汇率等资金要素价格改革优化资金配置,构成中国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

  市场对央行年内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早有预期。在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以及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金融改革的部署中,决策层均明确提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唯一的悬念就是具体实施的时间。

  在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确定之前,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曾开会对央行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方案进行过讨论。央行根据会议要求,完善了相关方案,并于6月中下旬,正式将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据《财经》记者了解,央行选择此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考虑到这些措施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对微观主体的影响正面,改革风险较低。在具体时间点选择上,也考虑到在经济增速下行之际,宣布放开贷款利率的政策有改革的积极宣示作用。

  2013年6月,实体经济数据和金融部门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离:GDP增速下行的同时社会融资规模迅速扩大:“货币空转”“投资效率低下”等屡被提及。市场出现两种不同诉求,一些人要求央行刺激经济,而另一些人则力主结构调整,央行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

  “央行要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即短期内不会通过释放真金白银来刺激经济,其更看重的是经济结构的改革。”一位接近货币政策当局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7月19日傍晚,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就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中表示,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熟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通常是一个总量政策,中央银行有比较充分的政策独立性。但在中国,货币政策被赋予了结构调整的功能,央行政策的独立性也比多数市场经济体差,重大货币政策的最终决定权事实上在国务院。

  在部分深谙央行货币政策的人士看来,相对于货币总量控制,周小川执掌央行十年来更念兹在兹的,是配合并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利率、汇率等资金要素价格改革优化资金配置,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

  例如,在这次公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中,就有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具体措施。这体现了央行增加“三农”、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来源的意图,而这两方面,均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事实上,推进结构调整也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在6月中下旬,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同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还包括银监会《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即后来公布的“金十条”。

  北京福盛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冯建林说,央行此时选择放开贷款利率下限,除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外,也意在促进贷款利率下降,以支持稳定经济增长。“毕竟运用数量型工具来支持经济的传导机制有问题,央行只能考虑动用价格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三期路线

  近期目标是建立健全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近中期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央行形成通过政策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有两个核心问题一直为外界所关注:一是利率市场化能否实现优化资金配置的目标;二是其改革进程能否实现从管制利率向市场化利率的平稳转变。因此,平稳可靠的路线图十分重要。

  《财经》记者获悉,央行已经为利率市场化进程设定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健全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近中期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央行形成通过政策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根据央行的规划,取消贷款利率后,下一步央行计划逐步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存款利率方面,可先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这样,存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由七档简化为六档。

  根据各家上市银行201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统计,五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占比极低,大部分都不到0.3%。

  贷款利率方面,央行计划将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由五档简并为三档,即将目前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至一年(含)两档归并为一年以内(含)一档。将一年至三年(含)、三年至五年(含)两档归为一年至五年(含)一档。仍保留五年以上的档次。

  一位股份制银行主管计财的副行长说,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非常稳妥审慎,符合市场预期。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始于1996年,当时央行当年首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后数年,又逐步放开了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等受管制的利率。到了2004年,除了存贷款利率以外的利率已经全部放开。2012年6月,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上限放宽到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放宽到基准利率的0.7倍。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最后攻坚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始终遵循 “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

  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余永定表示,在利率市场化的顺序上国际是有共识的,即“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先贷款后存款”。在其他利率自由化之后,存款利率管制可能延续时间比较长,这样风险会小一些。

  7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公开表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短期之内,起码今年或者是明年,我觉得都不会放开。”

  在她看来,微观主体,特别是金融机构财务约束不够,而存款保险制度又尚未推出,此时一旦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必定带来存款利率大战,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稳妥推进是重中之重。为化解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冲击,央行希望能通过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等方式来有序推进。

  在具体路径设计上,《财经》记者了解到,央行希望从允许合格审慎机构在银行间同业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入手,丰富金融机构市场化负债产品。这考虑到了近年来同业融资市场发展迅速,同业融资利率已经市场化的现实。央行计划在同业存单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

  可转让大额存单(certificates of deposit,CD)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于美国政府当时对银行存款利率规定上限,但上限往往低于市场利率水平。为了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推出可转让大额存单。购买存单的客户随时可以将存单在市场上出售变现。这样,客户能够以实际上的短期存款取得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在引入CD的初期,美联储也对其利率加以一定的控制,以后逐步放开,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也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一种稳妥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对于中国金融改革不无借鉴与启示。

  构建主导利率

  央行的想法是,在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建立贷款的主导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在报价团成员自主报出本行对其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对外公布主导利率的平均利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涵,不仅包括取消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还包括在放开管制后如何打造一个有效的基准利率调控体系。

  近年来,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展迅速的同时,其结构性不足也暴露无遗。经过多年运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Shibor)报价机制已经比较健全,并获得市场认可,但Shibor解决的是低信用风险的资金市场流动性问题,不涉及数十万亿元的庞大银行信贷市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中国亟须覆盖整个信贷市场的基准利率体系。

  《财经》记者了解到,央行正考虑短期内将现有的Shibor市场报价机制安排拓展至信贷市场。使主导存贷款利率报价为信贷市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所谓贷款的主导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解释称,“选择最优质客户的利率是因为大家对优质客户的风险定价分歧不大。”

  构建信贷市场的主导利率,与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有关。国内金融体系以银行系统为主,间接融资仍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有很大比重。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得投资和信贷膨胀具有体制的惯性。因此,缺少信贷领域的利率市场化并不完整。

  浦发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赵先信对《财经》记者表示,信贷是国内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时,必须将信贷领域的市场化作为核心环节对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4-4-30 13:10 , Processed in 0.0745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