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5|回复: 3

[转帖]沈阳商家悄悄试水网上购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6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我平时挺懒的,不爱逛街,工作又忙,现在一般都在网上购物。淘宝、易趣上很多小店,我是常客。从锅碗瓢盆到各种家居用品、化妆品,我都能在网上买到。什么时候沈阳的商场也能推出网上购物就更好了!”前日,在沈城一写字楼工作的徐小姐对记者说,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自己更没了逛街的欲望,鼠标点点,成了今夏她和朋友们喜欢的购物方式,但她遗憾的是,在沈城各家商场的网站上却看不到购物信息。<br/><br/>   像徐小姐这样的“懒人”们,不久以后可能会实现在沈城各商场的网站上购物的梦想了。记者了解到,受网购热和冲击“金鼎”百货店的影响,沈城部分商家正欲试水网上购物,虽然大部分商家对此出言谨慎,但迹象却已日益明显。<br/><br/>  [官方说法]<br/><br/>  商家正在尝试摸索阶段<br/><br/>  记者就商场开展电子商务的情况,采访了沈阳市商业局商务合作处的侯处长。据他介绍,政府是一直提倡、支持、鼓励各商家建设电子商务的,而且现在的网站技术、第三方物流等方面也不存在障碍,目前沈城部分商家也在尝试摸索阶段,像中兴商厦就在尝试做家电这块,兴隆大家庭、商业城等商场也在做,电子商务开展的快慢与各商家领导的意识,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水平有关,最终他们摸索出更好的运作模式、一系列配套条件都具备后才会大力推广。而“金鼎”百货店标准中规定了电子商务这个硬件考核标准,这也将促使商家动起来,促进商家的技术进步。另外,随着网上购物人群的逐年增多,电子商务也成为商家拓展经营空间的一个方向,不管早动晚动都得动,早摸索早成功。<br/><br/>   据了解,美国人热衷于网上消费,年均网上交易额占到全部交易额的三成以上,部分甚至达到了五六成。但在我国,尽管政府一直提倡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但受制于各种原因,这方面的进展一直缓慢。<br/><br/>  [记者调查]<br/><br/>  各商家网站能看不能用<br/><br/>   本周来,记者相继登录了沈阳多家大型商场的网站。记者看到,各家网站都有不同,一些网站设计简单,内容只是商场的概况介绍,或楼层指引,或最近的促销信息等。还有一些网站较为华丽,但内容多是商场内部信息,比如企业活动、员工表彰等,类似于商场的内部简报。还有一些网站,为会员提供积分查询等一些功能。据一家商场信息部的负责人透露,以前各商场对自家的网站重视度非常不够,不仅网站的功能少、栏目少,信息更替更是慢,有的促销信息一挂就是半年一年的。今年以来,一些商场的网站改进了不少,从页面风格、栏目设置、信息更替这些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了,有的还增加了新品推荐等。但整体来说,商场网站很多功能没有实现却是事实。<br/><br/>  没有网站不得“冲鼎”<br/><br/>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年初开始,沈城一些商场都在筹备冲击“金鼎”百货店,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完善自己,力求打造更好的购物环境。<br/><br/>   记者从国家商务部制定的《金鼎百货规范标准》第八条的“信息化建设”中看到,金鼎百货必须建有企业自己的局域网,对商场的经营活动和商户的管理实现数字化并建有完备的信息系统;建有企业自己的网站并能做到及时更新信息;可实现供应商的信息查询;并能够开展B2B、B2C业务。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br/><br/>   然而,以记者在各家商场网站上看到的情况,绝大部分商家均未完全达到上述要求。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商家。采访中,一些商家对此出言谨慎。有的商家表示,已有意向做网上交易业务,并关注着同业在此方面的发展,但现在不方便透露具体细节。有的商家表示正在运作中。另有一部分商家表示,还未关注这方面的情况。<br/><br/>   一家商场的相关负责人承认,网购火了,商场的生意多少要受影响,因此商场也在考虑把生意做到网上去,但百货业做网上购物还面临一些难题,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没有特别成功的范例,运作模式还有待完善,物流配送、支付平台的开发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如果匆匆上马,到最后因为配套措施跟不上,砸了自家招牌就得不偿失了。”<br/><br/>  商业城欲吃第一只“螃蟹”<br/><br/>   就在昨日,记者在沈阳商业城网站上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沈阳商业城网站重装上阵”,并在其中一个“商城热卖”栏目中发现,上面展示了50多种商品,像鞋、化妆品、钟表等,有图片,有价格,并提供网上支付功能。记者马上打电话到商业城并采访到了沈阳商业城计算机管理中心主任宋铭杰。宋铭杰告诉记者:“商业城网站也是最近两天才试行网上购物的,因为觉得推出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是悄悄进行的。现在这个购买流程正在完善中,但可以进行交易了。因为是悄悄试行的,这两天还没有定单。”<br/><br/>   提到开办网上交易的原因,宋铭杰介绍,现在网上购物这么火,商场对这块“蛋糕”也不能无动于衷,把商场搬到网上是大势所趋,但怎么做各家都没有底,现在的一个契机就是许多家商场都在冲“金鼎”,电子商务这块是个硬性考核,所以进行网上交易势在必行,而且商业城酝酿电子商务也有很长时间了,所以现在想尝试一下。<br/><br/>  消费者渴望网上购物<br/><br/>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去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达到1.23亿人,有3000万人经常上网购物。“2007中国互联网市场年会”最新统计数字,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共实现交易额11000亿元。<br/><br/>   针对商场开展网上购物的问题,记者在商场内随机调查了一些消费者。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商场如果开办网上交易是件好事,但自己购买时可能要根据情况而定,即使不买,上网看看有哪些商品,对自己购物也有参考作用。消费者张女士说:“商场如果开办网上交易会方便一部分人,像我吧,化妆品用固定的牌子,内衣也穿固定的牌子,这些我就会选商场的网上交易,送货上门,节省了时间,也没有奔波之累。我觉得商场网购会比较适合那些不爱逛街的‘懒人’,或是工作特别忙的人吧。现在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正在商场买衣服的消费者王小姐说:“我虽然也喜欢网上购物,但一般淘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像买衣服我还是愿意到商场来挑,现场就可以试啊。再说,女人都喜欢逛街,逛街的乐趣是网上购物没有的。”<br/><br/>  [业内分析]<br/><br/>  推行网购有4个难题<br/><br/>   业内人士分析,商家推行网上购物难原因有4个。<br/><br/>   第一是商品本身。宋铭杰介绍,有许多商品适合在网上购物,像书籍、唱片、软件、手机、化妆品等,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有些东西就不太适合网上买卖,像大众服装、大家电等,因为服装变化性强,大家电价格贵,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和实际感觉到的是不一样的。另外,一般网上购物,消费者看重的都是商品的独有性,那些独特稀奇的东西才能吸引眼球,卖得出去。而大商场的商品都是联销的,品种上不占有优势。<br/><br/>   第二就是人们的购买习惯。虽然现在网购的人很多,但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30岁以上的人还是喜欢到商场购物的,逛街已成为人们的一个习惯。业内人士分析,现在80后、90后这批年轻人从小接触网络,做什么都离不开网络,也许等这批人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网络购物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br/><br/>   其三是资金投入。商家做电子商务,必定要投入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像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维护,后期的物流配送,如果网上购物的利润率很低,成本上是不合算的。如果商家没有很好的赢利点,是不会轻易推出网上购物的。<br/><br/>   第四是整体的法规等环境不是很完善。侯处长介绍,一般来说外资企业的电子商务水平相对较高,因为他们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完备系统。在我国,网络购物方面的法规也在完善中,整个网购的大环境,像电子认证、资金交割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br/><br/>  商场做网购要独辟蹊径<br/><br/>   “相对于小店,商场的信誉度更高。如果商场有自己完善的购物网络,肯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中街一家商场的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商场推行网上购物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信誉度。一般来说,大商场都有完善的退换货等售后服务,消费者就不必担心产品质量问题或货款被骗及投诉难的问题。<br/><br/>   宋铭杰介绍,商场要做网购,必须在商品的品种上下功夫。现在商场在经营上90%都是采取联销的方式,商品的定价、库存量等都掌握在供应商的手中,商场只是收款,对商品没有采购、定价权,这方面做网购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商场网购商品最好以自营品牌为主,掌握了商品定价和库存量,才有赢利点,像商业城以后要开名品折扣店,就是商场自己采购世界名品,这部分做网购,商品的独有性就有了,就会吸引消费者来购买。<br/><br/>  本组稿件由记者 赵海燕 采写&nbsp;&nbsp;</p><p>时代商报</p>
发表于 2007-7-6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是很看好,主要还是人的问题。</p>
发表于 2007-7-6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步艰难,前景广阔。
发表于 2007-7-7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9-11 17:31 , Processed in 0.0746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