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7|回复: 0

[讨论] [转帖]信用卡全额罚息渐“松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0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银行卡没密码 于 2012-7-21 00:29 编辑

<p> 2月份,中国工商银行高调公布《牡丹信用卡新章程》,启用之后的新章程明确废除信用卡高额罚息条款。该举措公布后,很快产生了导向作用。日前,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低调地松动了“部分欠款、全额罚息”的规定,以往的“潜规则”变成:信用卡持卡人刷卡消费后,若还有10元以下零头忘了还,银行将视作如期还款,不再全额计息,该笔欠款将被滚入下一期账单。<br/>银行低调松动“潜规则”<br/>    根据目前世界通用的“规则”,持卡人在信用卡还款最后期限超过之后,无论当月信用卡是否产生了部分还款,发卡行都要求持卡人按照总消费金额计息。具体说,哪怕持卡人当月借款1万元还了9999元,剩下1元未还,造成逾期,银行也会按照1万元进行罚息。<br/>    按照工行现在的政策,持卡人可按照对账单标明的最低还款额还款。按照最低还款额规定还款的,发卡机构只对未清偿部分计收从银行记账日起至还款日止的透支利息。未能在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最低还款额的,则应支付所用款项从银行记账日起至还款日止的透支利息外,还应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一定比例支付滞纳金。</p><p>  没有高调宣布,但是建行和招行也开始从信用卡管理上下手,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规则。记者从建行信用卡服务中心了解到,现在已开始实行信用卡欠款10元以内不计息。比如说,本期还款金额为1008元,如果客户还了其中的1000元,剩下的8元将滚入下期账单,而不是像原来的,按照1008元计算利息。建行给这个政策的命名为“还款容差”。同时,如果持卡人选择按照最低还款额还款,那么还款容差为20元,也就是说,本期最低还款额为2018元,还上2000元之后,18元将滚入下期账单。<br/>    招行也表示,10元以内未还款不计循环利息。<br/>糊涂客户或被“拯救”<br/>    王女士在2009年1月使用某银行的信用卡,当月消费金额是8205.6元。王女士信用卡的约定还款日是2月10日。但是因为记不清楚透支的具体数目,因此只还了8200元。但是,到3月份她收到账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欠银行5.6元,并且要为此支付不菲的利息。<br/>    王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所谓的“罚息”就是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计收罚息。目前,“罚息”属于世界通用的“规则”,不同国家的不同银行对免息期的设置以及“罚息金额底线”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国家对罚息并不是按照全额计算。对于银行而言,“全额罚息”是最大限度地为银行创造收益的方法。</p><p>  建行和招行实行信用卡欠款10元以内不计息,就是为了避免因为10元以下的零头而给持卡人带来的较高利息。“现在很多持卡人在还款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记错了费用或者其他原因而漏还一小部分消费余额。这些持卡人并非故意欠款、恶意透支,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讲,银行是应该考虑对这部分持卡人放宽政策。”某国有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这样表示。<br/>取消全额罚息酝酿中<br/>    日前,某商业银行表示,如果是在规定范围内的几元钱欠款,是不被列入罚息范围的,但是该行工作人员没有明确介绍这个范围是多少钱。记者了解到,包括建行信用卡服务中心在内,也有其他商业银行表示,正在研究取消全额罚息。如果研究结果出台,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br/>    对于建行、招行低调颠覆“潜规则”的现象,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李春顶认为,这种信用卡罚息的调整,应该是基于业务长远发展维护客户关系的需要,希望这种利人利己的“进步”能更多一些。<br/>    信用卡本身就是个“舶来品”,由于国外的负债消费情况过高,所以全额罚息是对于持卡人的一种监督。而国内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时间比较短,对于信用卡的认识比较少。一般来说,逾期还款和不足额还款往往是对规则不熟悉和粗心大意造成的。这种粗心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几元钱的零头,他们却不仅要为此付出利息,还有可能在个人信用档案上留下不良记录,确实是让持卡人不容易接受的。</p><p>银行有权利收取利息和其他的合理费用,但是要让持卡人有知情权。李博士表示,建行和招行的这一举措使得信用卡“潜规则”终于得以规模性突破。</p>

第一投注¥香港(六.合.彩)投注网.特/码B 48.5倍

24小时在线客服¥在线存取款.信誉第一是您玩六合彩必选之网6668.c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15 18:38 , Processed in 0.0736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