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当上海世博的华彩乐章铿锵奏响,南通移动在谢生勃谢总的领导下,援博人员万晶、陆建、孙颖的援博之旅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初探信息通信馆
来世博园区好几次了,都没有时间走进展馆好好参观一下,今天,终于抽空走进了第一个馆—信息通信馆。
信息通信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区浦西企业馆展区,总建筑面积达到6196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上最大的企业馆之一。从外面看,信息通信馆的外墙源于信息通信蜂窝组状的灵感,外立面来自废旧光盘材料,通体采用可变化的LED、可回收的钢管桩基及结构体系等绿色低碳材料,安装了能耗监测与智能电气管理系统,建筑外形采用无转角的流畅设计,象征着未来城市信息生活的无边界、无缝隙。
走近信息通信馆,通过排队等候区的梦想花园、迎宾大厅,来到开放展区。整个信息通信馆主要分“前展区”、“主展区”、“后展区”三个展区,它的目的是展示信息通信在时空、感官、物种上的三重突破,即突破时空阻隔,实现社会融合与平衡;突破视听体验,创造可感知的精彩;突破物种界限,对话地球上的所有物体。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通信馆中采用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终端。进入展馆时,每个参观者可以领到一台终端,在出展馆时归还。整个展馆一共配置了8000台的ICT终端,确保2600台可以在任何时间同时使用。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互动。在前展区和主展区观看视频时,参观者拿在手中的终端会适时振动或亮起指示灯等,以配合视频内容;二是存储。后展区游客用ICT终端感应以启动相应的展示,游客的观看记录被存储在ICT终端上。据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收集的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相关内容的个性化网页,参观者可以在回家之后登录虚拟信息通信馆继续“梦想之旅”。
(援博人员 陆建)
助力节能减排 共建绿色世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绿色、环保、节能”,绿色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抹亮色。作为世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移动贯彻“绿色世博、生态世博”的理念,充分彰显行业节能减排先锋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体现在信息通信馆的设计上,而且在世博展会通业务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许多人都有参观展览会的经历,这些展会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参展商让不少人散发纸质资料,参观者不断地往越来越厚重的纸袋中装着认为“有用”的广告资料,逛完一圈回去后,才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材料没有拿到,带回的不过是些宣传品。这种扫兴的观展经历,在世博展会通业务出现后可以被彻底改变。
展会通业务是一个全新的、极具吸引力的沟通产品,通过将移动技术与最新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用户可以通过彩信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实现了通过手机拍摄展馆全景、展馆内的标牌,即可及时获取展馆、展品详细介绍信息的创新性应用服务。这将大大减少纸质宣传品的印刷和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共建绿色世博的目的。“带部手机就可畅游世博”成为世博展会通业务带来的最直接体验。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促进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悄然融入游客的游园观展全程。用上世博展会通业务的每个游客,都将成为“绿色世博”的实践者。
(援博人员 孙颖)

热心+专业
在世博会试运行期间,中国移动援博人员的热情服务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活跃在园区内外的每个服务点,在通信保障、问询、引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大家在一起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参观者询问的往往是我们熟知业务范围外的问题,很多同事几乎每十秒钟就要被询问一次,常常累到嗓音沙哑。
在园区,我们不仅是中国移动的援博人员,更代表着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形象,这不仅需要热心,更需要各方面都很专业。在现场你随时都碰到这样的询问:
“从世博园怎么到城隍庙?”
“我很早就来了,却没有预约到中国馆,能帮我想办法进去吗?”
“吃饭的地方在哪里?”
我在主题馆“全球通”VIP接待中心值班,因为挨着中国馆,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涌向这里,问的问题也特别多,最多的问题是:中国馆怎么进去? 为了在正式开园后能更好地服务宾客,每天下班后,我们一群援博人员就聚在一起,加强现场的演练,认真研究世博园导览图,熟知每个服务点和每个标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我相信,当大家再一次见到我们时,我们展现的不仅是热情洋溢的笑容,还有我们更丰富的知识和更专业的形象。
(援博人员 万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