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6|回复: 4

[转帖]沈阳中街出现“现代私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身穿汉服长衫听课、老师手拿毛笔写板书、教室内悬挂着孔子画像、一张琴桌上放着砚台……12月2日,中国古代私塾教学场景在沈阳一家名为九雯学堂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里再现,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在新私塾中,学习的并非文化课程,而是国学和中国传统礼仪等教育。现场:“古装”阵容诵读“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当日九雯学堂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这里不讲课文、不教英文单词、不上数学课,这里将讲授朗朗上口的古文,内容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及《弟子规》等。与现代教室不同的是,黑板被一张宣纸覆盖,教书先生在孔子画像下授课。学生们的书桌是矮小的红木桌,只有1尺多高,匹配的矮凳只能让学生们挺腰盘腿端坐听课。<br/><br/>  当天是学堂第一次开课,内容为“国学概论”。“按照中国礼仪,当有人递你物品时,大家需要双手接!”先生边发宣纸边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一名单手接宣纸的孩子立即改了过来。随后讲授《弟子规》课程,学生们回答问题踊跃,教书先生也不打断孩子们的话,尽力让学生们多发挥,有时提醒学生发言时的站姿、音量等问题。<br/><br/>  <strong>发现:民族文化孩子懂得少</strong><br/><br/>  首堂国学课,该学堂聘请的教书先生来自沈阳音乐学院文学系主任张洪星教授,在讲授国学内容时,他提示学生们主动学习。“从来没用过毛笔!”课后几名孩子告诉记者。“我都不知道啥是国学!孩子也没有拿过毛笔,这次可让他多多了解中国文化了!”家长这样对记者说。<br/><br/>  更多家长对国学课实际意义表示担忧,“上国学课,学校考试也没有啊。别人孩子都去补文化课,咱家孩子成绩别落下!”对此,张红星教授表示,学生如果明事理、有责任心,意识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意识到学习可兴国兴民,便会主动学习。<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0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0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2-3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很正常,媒体不用炒作。
发表于 2006-12-3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大惊小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5 23:13 , Processed in 0.0704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