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2|回复: 2

理财小妙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3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id="cont435357517"><font size="4">现今生活人人都讲究理财,上学的时候有位老师说过“没有5万块的人别想提理财”云云,我就很气不过,理财是生活必需,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过去会理财的人都称为“会过日子”,就是在保证正常生活的同时还有所剩余,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一个月挣的钱都没有花得多,大多都是“月光贵族”,可是月月光的日子真得不好受,而且现在岁数也越来越大,父母也不是能让我们靠一辈子的,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要一辈子啃老?而且我们大多也不是" 含着金勺"出生的,为了将来还要成家立业、供房子,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我们也要开始学会理财了。</font>
        </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对于现在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来说,可能有的初尝自己挣钱的滋味,所以花得往往比较多。即使像我们这样还在上学的或是找工作中的学生一个月的花销也不少,那么如何在过好的同时保证也有些积蓄呢,或是在需要钱的时候也有些应急钱呢。</font></p><p><font size="4">&nbsp;&nbsp; 我在一个时尚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关于理财的小文章,虽然是写给白领的,但我觉得对我们也很重要,因为大家都是“月光贵族”嘛~</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言归正传,这个妙招就是<font color="#ff6600">“532”</font>分配法:把每个月的钱(工资或是生活费)按50%30%20%的比例来分配,50%用于花销,买衣服买书什么的,30%用来存储,20%用来缴费比如交手机费,电费等等。我觉得很管用的,如果要是有些小投资什么的,就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下去,每个月必须保证不少于20%-30%的存款,就好,有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兼职挣来的钱,也可以留一定比例的钱存到银行里,这样在急需的时候还是能应应急的。</font></p><p><font size="4">&nbsp; 将来要是买些家电什么的,也要按一定比例计提折旧,等到家电需要淘汰的时候,提折旧的钱就可以用来买家电了。(这是我的一个会计老师说的)</font></p><p><font size="4"><font face="楷体">附专业些的&nbsp;</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face="楷体">&nbsp; <font color="#ff6600">实用窍门 理财 从盘点开始 </font></font></font></p><p><font face="楷体" size="4">什么,你觉得盘点太烦,问我可有适合懒人的好办法?那我且问你,要是有人告诉你无需锻炼天天歇着,也能拥有一身健壮的肌肉,你可相信?你肯定会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不锻炼能有健康的身体就不错了,更何况健壮的肌肉。健身如此,理财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的“懒人理财”,比起不理财自然是要好许多,但是你希望真的把自己的财产打理的井井有条,稳定增长,那是多少要花点功夫的。<br/><br/>  在这个专业分工时代,你不会投资股票,你可以找股票基金代劳;如果你连挑选基金都不会,那可以找理财顾问代劳;但即使是再优秀的理财顾问,也需要在清楚了你的家底你的收支状况后,才能为你制定相应的理财方案———看看自家有多少现金多少张存单的重要工作,你总不敢交给外人,而应该亲自上阵吧。<br/><br/>  利用盘点作为个人理财规划手段,迄今也有五六年了。每次有朋友问我个人或者家庭盘点该怎么开始,我都会强调记账要有三张表:<font color="#ff6600">资产负债表、现金开支表和虚拟损益表</font>。<br/><br/>  你真正拥有多少财富?资产负债表告诉你几年前,在各类求偶启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欲求有车有房,事业有成男士”的要求,而到了最近,这句要求当中则变成了“欲求有车有房,无按揭,事业有成男士”。且不说这样的要求是否狮子大开口,不过撰写人的理财知识却是值得称道的,她们已经懂得区分“资产”和“净资产”了。<br/><br/>  所谓资产,简单说便是所有属于你拥有物品的总和,而其具体数字一般便是按市价全部套现后所获得资金的总额。“有车有房”,这里车和房子无疑都是资产。你是不是有钱人,光看你的资产总值可不够。香港近些年最出名的“负资产”一族如果单看资产,不少以百万甚至上千万计,可什么还会濒临破产呢?就在于她们负债太高,甚至高过了资产总额。所谓负债,即是他人或者机构借予你的资金总额,比如银行按揭,信用卡所欠卡数,都是负债。当你把资产总值减去负债总值后,得到的就是你的净资产,那个才是衡量你是否真正富有的指标。<br/><br/>  当然,知道资产、负债、净资产仅仅是理财的第一步。要想规划好自己的理财方案,首先就要仔细分析资产、负债的组成,对你的经济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br/><br/>  从流动性来看,有些资产是容易变现的,比如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黄金等,而有的变现容易程度就要次之,或者如股票、债券这样要面对提前变现带来的亏损可能,或者如物业、汽车等变卖需要一段时间。至于诸如商业投资、收藏品之类由于缺乏成熟的交易市场,变现可能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考虑到人有旦夕祸福,保持足够的现金或者类似活期存款这样的准现金数量是绝对必需的,一般而言,这笔资金以半年到1年的生活费为宜。至于商业投资、收藏品之类不容易变现的资产,很难说应当把它们控制在总资产多少个百分比以下。但是从安全来说,你资产中除此以外部分的绝对值应当至少能够维持10-20年的退休生活所需———包括偿还债务所需,如果存在的话。这样才不会出现迫于生计被迫低价变卖收藏品或者商业投资套现的窘况。<br/><br/>  从增值性来看,有些资产是资本,可能带来未来的现金流;有些资产则是消耗品,只会越用越少。比如同样是一套住房,如果你是自住的话,那它只是消耗品,唯有将其出租收取租金时,它才成为资本,能够不断增值。如果你尚年轻,需要为未来养老准备储蓄,那么在你的资产中应当以资本类为主,而减少消耗品类,尤其是像汽车、昂贵衣物、数码产品等使用周期较短且不太具有升值可能的消耗品,能少则少。<br/><br/>  你到底在不在赚钱?现金收支表告诉你有不少白领属于高收入一族,月收入以5位数计。可是1年下来算算账,资产却没有因此增加多少。为什么呢?收入多但花费也多,左手进右手出,最后做个“月光族”,除非你有巴菲特这样的高超技艺,可以从投资上获利,否则资产怎么可能增加呢?俗话说,小富由俭,大富由天。普通读者要想积累财富,还是得靠“开源节流”。“开源”,要靠你努力工作多涨工资,可是“节流”,就要靠现金收支表帮你监控收支状况了。<br/><br/>  比起资产负债表的一次盘点来,现金收支表需要每天记录,每天累加,“耐心”和“坚持”是最重要的。那么记录现金收支表究竟有什么用呢?一方面,现金开支表是一个开支警示器。时下许多白领不仅是“月光族”,而且信用卡的欠卡数越积越多,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一个开支警示。有现金的时候花现金,没现金的时候就拉卡,全然不考虑支出是否已经超过了收入水平。如果读者坚持每天记录支出情况,并且时刻与收入数目比较,一旦支出接近收入就勒紧钱袋,不再随意消费,更不随便动用信用卡,那才有可能每月多少存点余钱,让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数字越变越大。<br/><br/>  <font color="#ff6600">另一方面,现金开支表是一个开支分析器。</font>不少白领也知道自己每月花销太大,可是到月末回忆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那么大笔的开销都花在哪里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你把开支都记录下来,到月末一统计,就知道每个月在各个项目上花了多少。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读者,恐怕到时是会给某些项目的百分比之高吓一大跳的。(表二)你收支健康可持久吗?虚拟损益表告诉你对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开支表的重要,相信不少读者早已明了。可是虚拟损益表是什么呢?为什么还需要额外的这样一张表呢?我且问你,你可知你每月的生活费用究竟是多少?已经学会记录现金收支表的你,也许会找出当月支出总计的数目报给我。可是我却要告诉你,这其实并不是你当月真正的生活费用。<br/><br/>  想象一下吧,一般情况下,你每月花销是2000元。突然这个月你额外花2400元买了一个手机,那么是否你当月的生活费用因此就变成4400元了呢?显然不是,虽然这个手机是当月买的,但是却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将其总额计算在任何一个月的开支里面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怎么办呢?笔者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将此类开支分拆成数月的开支,分别计入虚拟损益表。比如一台手机大约可以用2年即24个月,那么你可以在虚拟损益表中连续24个月每月记录一笔100元的手机购买费用,而非像在现金收支表中那样记录一笔一次性2400元的花销。<br/><br/>  这样的一张虚拟损益表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更好地衡量你的生活成本,并且辅助你据此控制开支。还是说上面手机的例子,假如你的总资产为10000元,在你购买手机的当月,你的资产会因此变成7600元(不把手机计入资产)。如果你按照现金收支表控制支出,那么2年后需要重新购买一台手机时,资产仍旧为7600元,当买完手机后资产就变成5200元了,长此以往,必然就坐吃山空了。用不了几次,你就再无余钱购买新手机了。相反如果你按照虚拟损益表控制开支,那么在虚拟损益表收入和开支齐平的时候,实际上你当月现金收支上会有100元的盈余。累计24个月的100元累积下来,资产损益表因此恢复到买手机前10000元的水平,此时你再买一台2400元的手机,资产仍旧有7600元,如此反复,资产也不会缩水。</font></p><a href="http://fm102.img.xiaonei.com/blog/20070624/13/46/A401961290208RHI.GIF" target="_blank"><img alt="C654921056159E5C5E36542C20A6C2D1.GIF" src="http://fm102.img.xiaonei.com/blog/20070624/13/46/A401961290208RHI.GIF" style="WIDTH: auto;"/></a>
发表于 2007-12-20 0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9-4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16 01:50 , Processed in 0.0757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