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7|回复: 5

[转帖]央行定调2008从紧方略,承认股价暴涨致泡沫集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4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提要】1月3日,央行200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华融大厦召开。央行在以下几方面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执行从紧货币政策;推进金融改革;构建金融稳定长效机制;推动金融市场创新;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抓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央行对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论述,要求从总量上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实行更严格控制。</p><p>央行2008年度会议定调从紧方略直面五大挑战</p><p>1月3日,央行200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华融大厦召开。这次会议上,央行行长周小川首先宣布了人事任免事项,任命马德伦、易纲为央行副行长,因年龄原因免去吴晓灵的副行长职务。随后副行长苏宁代表人民银行党委做了年度工作报告。</p><p>据参会人士透露,央行在以下几方面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执行从紧货币政策;推进金融改革;构建金融稳定长效机制;推动金融市场创新;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抓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央行对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论述,要求从总量上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实行更严格控制。</p><p>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央行并没有在会议上公布具体的年度货币信贷调控指标。</p><p>详解从紧货币政策</p><p>今年是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第一年,如何从紧?紧到何种程度?业界对此充满期待。</p><p>苏宁在讲话中认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以全球视野,充分认识和把握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针对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维持货币政策紧缩的趋势,从总量上,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实行更严格控制,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以及物价过快上涨。</p><p><br/>据参会人士透露,央行将在以下五方面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p><p>一是严格控制货币信贷增长。</p><p>在国际收支平衡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前,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大力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抑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p><p>二是继续增大汇率弹性。</p><p>要关注有效汇率的变化,进一步发展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引导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平衡增长能力及抑制物价上涨中的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p><p>三是合理运用利率杠杆。</p><p>在衡量实际利率水平时,应充分考虑当前我国消费物价指数偏高中的国际价格传递和资源价格改革等结构性因素,在利率政策上,要对这些特殊因素留出一定空间。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利率杠杆在防范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引导。</p><p>四是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p><p>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制度建设,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落实宏观调控任务的联动效应。</p><p>苏宁强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实施扩大内需的一揽子结构性政策,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要利用好当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好时机,推动有关部门加大结构改革力度,理顺国内资源能源价格,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p><p>对于今年的货币信贷调控的具体指标,业界原本希望在这次会议上找到答案,但央行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这也是今年央行会议与以往最大的不同。</p><p>“或许今年货币信贷具体的数字还有争议,所以央行暂没有对外公布这些数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易宪容博士分析说,“信贷是央行货币调控的核心指标,抓住了这个指标央行的调控就抓住了重点。”</p><p></p>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承认面临五大挑战</p><p>“央行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货币政策操作更加专业,更加精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说。</p><p>在这次会议上,央行承认,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潜在风险。</p><p>一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p><p>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的矛盾依然突出。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在大国中已处于最高水平,贸易摩擦日益加大。同时,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p><p>二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有效缓解。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企业效益改善,企业发展意愿十分强烈。</p><p>特别是在经济主体资本实力上升、负债能力显著增强、预期普遍乐观时,风险往往被低估,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容易形成投、融资行为之间相互强化的自我膨胀格局,未来投资反弹压力依然较大。</p><p>三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p><p>近期物价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带动,具有结构性的特点。2008年,食品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劳动力成本有所提升,资源类产品价格可能进行必要调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通货膨胀预期也会增强,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物价高位上行压力依然较大。</p><p>四是资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导致资产泡沫不断累积。</p><p><strong><font color="#ee113d">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股票市场发展很快,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过高,股票价格指数在高位震荡。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导致资产泡沫集聚,潜在风险不断积累,增加了经济运行特别是金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font></strong></p><p>五是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加大。</p><p>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不断增长,形成货币供应过快增长的巨大压力。同时,在流动性偏多的背景下,由于金融机构利润约束增强、信贷需求旺盛,信贷扩张动力强劲。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的客观反映。</p><p>央行认为,今年要统筹兼顾好各项宏观调控目标之间、中央银行各项职责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好改善外部环境与加强自身建设的关系,做好人民银行各项工作。(21世纪经济报道)</p><p>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减弱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度上调</p><p>昨天,央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60亿元央行票据,并进行了140亿元的7天正回购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有所减弱,本周央行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达2000多亿元。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预示着央行近期将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p>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减弱</p><p>央行昨天发行的160亿元央票中包括100亿元1年期央票、10亿元3年期央票和5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分别为4.0583%、4.52%和3.4036%。除3月期利率因期限少一天而有所下降外,其余均与上周持平。</p><p>昨天央行仅进行了140亿元7天正回购,回购规模较前期有所减少,中标利率为2.70%,较上周高10个基点。</p><p>由于元旦假期的原因,本周只有周四一个公开市场操作日,操作力度较此前有所减弱。由于本周到期资金量达2650亿元,央行本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达2350亿元,是去年2月份以来单周净投放资金最大量。</p><p>在近期有巨量资金到期、资金面持续宽松的情况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减弱使得市场对于央行近期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大大增强。</p><p><strong><font color="#e61a42">“央行可能很快就要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商业银行债券人士说,“目前市场资金太宽松了。”</font></strong></p><p>今年1月份有1万亿元资金到期,占到全年到期资金量的近四成,央行面临的资金回笼压力巨大,但公开市场操作却显得乏弱无力。</p><p></p>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Verdana"><strong>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似乎不可避免</strong></font></p><p><font face="Verdana">一方面,出于对通胀和央行进一步加息的担心,市场的心态仍趋于谨慎,对于期限较长的央票需求仍较有限,央票发行量无法大规模增加,而央行试图以央票利率来稳定市场利率的意图也限制了央票发行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央行正回购的力度有所扩大,但由于期限较短,主要起到调节短期资金面的作用,对于资金的长期锁定效果则有限。这都使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于流动性的回笼效果有限,而存款准备金率的再度出台似乎不可避免。</font></p><p><font face="Verdana">申万研究所的报告也曾指出,在到期资金量巨大的1月和3月两个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很大。</font></p><p><font face="Verdana">此外,有分析人士还指出,存款准备金率在年初上调,对于全年流动性都将起到预调节的作用,这同时也体现出了货币政策从紧的定调。</font></p><p><font face="Verdana">去年央行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冻结的资金达到2万亿元。而在去年12月8日最后一次上调时,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由一贯的0.5个百分点增加至1个百分点,这被看做是从紧货币政策打响的“第一枪”,同时也彰显出央行将进一步加强流动性调控力度的决心。</font></p><p><font face="Verdana">昨天,银行间资金利率继续在低位徘徊,显示市场资金面非常宽松。昨天,银行间回购加权利率微幅上涨0.16个基点至2.7615%,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下跌28.83个基点至2.2979%,7天回购利率上涨5.46个基点至2.9290%。(郭茹)</font></p><p><font face="Verdana"><strong>央行研究推出中期票据</strong></font></p><p><font face="Verdana">继推出短期融资券之后,央行另一项扩大直接融资的工具——中期票据也在酝酿之中。在1月3日召开的央行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央行将创新直接融资产品,研究开发能够实现企业直接融资的中期票据(期限为3-5年的票据)。</font></p><p><font face="Verdana"><strong>央行力推直接融资</strong></font></p><p><font face="Verdana">正如短期融资券是一年内短期贷款的替代品一样,中期票据有望成为5年以下中期贷款的替代品。业界预计,中期票据如能在2008年推出,其对企业和银行的冲击都将是剧烈的,尤其是在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font></p><p><font face="Verdana">从短期融资券的发展历史看,中期票据的发展潜力可谓巨大。作为直接融资的工具,短期融资券从2005年上市至今,已经走过了两个多年头,发行量和发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截止至2007年11月末,市场上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已经达到565只,发行总额已经超过7500亿,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债的发行规模。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为改变我国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失调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维护金融整体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发展,短期融资券也日益成为国内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font></p><p><font face="Verdana">业界分析,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直接融资的比重有望在短期融资券和拟推出的中期票据的带动下继续扩大。在央行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央行表示将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加大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抑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无疑,央行的紧缩政策将促使企业融资更多地考虑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Verdana"><strong>继续鼓励金融产品创新</strong></font></p><p><font face="Verdana">在央行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信息表明,央行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加快金融创新的力度。</font></p><p><font face="Verdana">一是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交叉融合的趋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金融市场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联动性建设,推动各类金融市场协调发展;</font></p><p><font face="Verdana">二是推动尽快出台风险投资基金相关政策,开展高收益债券试点,研究发展与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相结合的信托租赁产品;</font></p><p><font face="Verdana">三是稳步发展短期融资券,进一步推动发展各类资产支持证券,全面推出利率互换交易,加快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信用衍生产品试点,推进汇率衍生产品创新;</font></p><p><font face="Verdana">四是继续推进黄金市场产品创新;制订债权登记托管结算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管理办法,尽早建立非银行机构券款对付(DVP)结算和银行间市场净额清算制度;</font></p><p><font face="Verdana">五是继续深化住房金融市场和制度研究,建立针对中低收入及特定人群的住房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拟定支持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金融政策,进一步规范公积金账户管理;</font></p><p><font face="Verdana">六是拓宽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债券融资渠道,规范境内美元债券发行管理;</font></p><p><font face="Verdana">七是加快外汇交易中心清算所筹备工作。</font></p><p><font face="Verdana">业界预计,在央行的强力推动下,今年金融市场将在深化和规范中继续发展,金融创新的力度有望继续增加。</font></p><p><font face="Verdana">(21世纪经济报道)</font></p>
发表于 2008-1-4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继续紧缩。</p>
发表于 2008-1-4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顺差那么大,老百姓没看见一点好处。上层个个守财奴</p>[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4-6-1 19:38 , Processed in 0.0769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