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1|回复: 1

[转帖]宝洁惊爆一条辱华广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9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称是宝洁公司在伦敦的新广告 <br/><br/>在反CNN论坛上看到的消息,伦敦最近一个月才出现的一则宝洁洗涤品广告,有严重的辱华内容。&nbsp; <br/><br/>是宣传一种新的洗涤用品,上面上一绿色的陶瓷茶杯,然后一段手写英文: <br/><br/>GETS&nbsp;OUT&nbsp;STAINS&nbsp;MADY&nbsp;BY&nbsp;ALL&nbsp;THE&nbsp;TEAS&nbsp;IN&nbsp;CHINA. <br/><br/>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可以清除所有瓷器上的茶渍。 <br/><br/>谁都知道,CHINA,既是“瓷品”(全部小写)也是“中国”(第一个字母大写,其它字母小写)。 <br/><br/>本则广告中,CHINA,全部大写,双关意思就这么出来了。 <br/><br/>而这句英语也可以理解为:可以清除所有中国的污渍。 <br/><br/>所以宝洁公司的这则广告,这句广告主题词可以被列入世界最强的广词之一。 <br/><br/>经过一次圣火被辱事件,我对西方人在这种方面的有点儿“作为”不足为怪了。倒是觉得宝洁的这个广告倒是对中国的广告商们发出挑战,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既能达到商业诉求又能维护文化尊严。 <br/><br/>另外,“GETS&nbsp;OUT&nbsp;STAINS&nbsp;MADY&nbsp;BY&nbsp;ALL&nbsp;THE&nbsp;TEAS&nbsp;IN&nbsp;CHINA”其实也代表了西方公司妖魔化中国产品的用意,在这里可以嗅出中国产品是垃圾的,是污染的,是不环保的,等等,不一而足。 <br/><br/>当然,宝洁公司可能会对这个广告主题词的用意辨护一下的,但很明显,它们的所有理由将是站不住脚的: <br/><br/>1.如果CHINA这个英文单词不代表“中国”和“瓷器”的双关意思,那么只有“可以清除所有瓷器茶渍”这句广告词就变得太清汤寡水了,也就不成其为广告词,或者不成其为和宝洁这样的跨国大公司能相匹配的广告了。 <br/><br/>2.如果这个广告词里没有辱华的意思,那么宝洁公司在此时的欧洲推出这个广告的意义也非常不充分,我们知道,广告是最能捕捉时事信息的载体,这句“可以清除所有来自中国的污渍”从一个月以来的国际形势上看,简直“完美”至极。 <br/><br/>3.如果宝洁公司坚持认为这则广告没有辱华意思,那么为什么不在他们的中国产品中使用这句话,并写上这句英文呢――这只能证明至少它们明白,这句话里会有辱华的意思,他们心虚着呢。 <br/><br/>4.也许以上任何一条都不足以说明宝洁公司是有意施放这样一个带有辱华内容的广告,但3条加起来足够说明,这个公司在宣传他们的新产品时,顺手牵羊地使用了这层双关意思。 <br/><br/>我们期待宝洁公司对此的解释。 <br/><br/>更期待中国的广告商们,再文化一点,再有智慧一点,再牛逼一点,有骨气一点并有所反击。 <br/><br/>不过我们也不必对这样的事大惊小怪,他们抹黑我们,我们也可以抹黑他们,了事。 <br/><br/>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br/><br/>但我不主张让人家倒歉的,中国人只需以后多买国货少买宝洁的产品就是了。<br/>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宝洁惊爆一条辱华广告

[转帖]宝洁惊爆一条辱华广告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5-11 18:15 , Processed in 0.0788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