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消费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symkjacky

大家认为沈阳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是不是有点儿过慢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是全世界同纬度最冷的人口聚集区,欧洲靠着大西洋,有暖流,奥斯陆都没那么冷。
辽宁活跃的季度也就三个,南方基本上都可以四个季度,夏天时晚上活动。但是中部地区冬天其实比东北难过多了。
发表于 2012-1-20 17: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等等啊 于 2012-1-20 17:46 编辑

工作实在忙到顶级了,半年没有来了,今天来了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应该说两句。我觉得,看问题,一定要客观。关于沈阳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谈到沈阳发展快慢,需要从很多方面来谈。
(一)沈阳到底发展慢不慢?不好回答。因为与南京和成都相比,沈阳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略少于二者,一直是这个位置,并不是今年慢了,相比我还觉得拉近了。与大连相比,GDP十分接近,情况很特殊很复杂,难以说谁强谁弱。而且,GDP只是一个大致参考估数,准确率极其低,这几个城市都是每年数千亿GDP数额,之间只有那么点的差距,如果去除为政绩造假、统计不准水分因素,实际上等于没有差距。
(二)沈阳比上述三个城市GDP少的原因。一是南京和成都都是南方省会城市,也是老牌大城市,有基础,有目前的实力是正常的,而且成都比沈阳固定人口多了200多万人,去除人口因素,成都实际上并不比沈阳强。二是南方气候,从GDP角度看,比北方有优势。比如建筑业,南方四季施工,四季都能创造GDP,而沈阳,建筑有半年要停工,只能进行室内装修,冬季建筑GDP要少太多,这也是为什么前两年沈阳市领导要求沈阳探索尝试冬季建筑施工的原因了,但是没有成功,工程施工直接和间接创造的GDP是很大的。此外,像商业、室外旅游等方面,南方也有优势,南方很多网点都是24小时营业,人们喜欢出去,夜生活时间长,消费多,冬季户外旅游地还能开业。而沈阳冬季到晚9点基本就关门了,而且最关键市场天黑的太早,气温太冷,人们没事不愿意去户外,而户外旅游景点,除个别滑雪外,多数都基本关门了,影响了GDP。三是沈阳是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国企众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国企改革,重新调正经济,经历了阵痛,影响了经济发展。四是沈阳近年有个别领导由于能力差,多少耽误了沈阳发展。五是GDP的水分问题,后面我再继续说。六是有个别城市比沈阳多争了大项目,比如大连,但大项目并不是都好,关键是看引来的是什么项目,像大连PX项目,就是得不常失,为了GDP牺牲了健康和环境,沈阳基本都是绿色引资,引资有理性。七是沈阳县域经济不强,而大连由于沿海,恰恰县域经济特强。
(三)正确认识GDP的问题。就是说,GDP高,并不代表经济水平真正高,反之,GDP低,并不代表经济水平真正低。一是GDP本身就是个不准确的数字游戏,GDP统计每个市的准确率是不一样的,有的市可能是95%,有的市可能是70%,每个市GDP的水分不一样,有的市可能是20亿元,有的市可能是120亿元。所以,很难说真正是谁多谁少。GDP为什么会有水分?首先,GDP统计复杂到顶级,遍布全社会所有人员角落,按照现有人力和水平,无法避免水分。现在统计部门都是逐级上报GDP,基本报多少是多少,即使是0,你报100,也基本无法核查。其次,GDP中,有一部分统计还是抽样数据,也就是估计数据,比如,规模以下工业数据就是抽样数据,抽样的准确率非常低,而且容易造假。再次,由于政绩原因,有些市会有意造假,比如GDP明明是1,却要说成2,就是为了高于某市。因为GDP本身难以核查,特别是对于每年四、五千亿数额的城市,你加上几十亿、上百亿水分,根本查不出来。二是GDP只是一个总数,不能体现分项。GDP中各项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差别极大,有些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项目,有的只是一般项目,所以,看城市经济实力,还是要看重点项目数据如何。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0 1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vatar 于 2012-1-20 19:50 编辑

成都常住人口1200w+,武汉980w,沈阳人口810w
成都比沈阳人口多50%,武汉比沈阳多20%

事实上,9成以上的经济产值是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里完成的

补充一下,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加拿大几座城市经常排在前列
蒙特利尔和沈阳冬天气候很接近,夜晚零下20度以下,白天零下10几度很常见。。。
要知道,蒙特利尔可是宜居之都。。。

喜欢什么样的城市气候,夏季闷热高温OR冬季寒冷低温,就看个人的感觉了
发表于 2012-1-20 21: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0 2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实在忙到顶级了,半年没有来了,今天来了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应该说两句。我觉得,看问题,一定要客观。 ...
等等啊 发表于 2012-1-20 17:43



    论坛真是藏龙卧虎啊。
发表于 2012-1-20 2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纬度发达国家的重要优势其实是人相对少,平均人口资源多,把多余的资源用来投入教育,使平均人口素质高,因而GDP更有技术含量,就可以把这个原始优势一直扩大。但这个优势显然东北没有,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让东北人口素质高显然有悖于国家政策。
发表于 2012-1-20 2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阳太缺创新精神,民营经济受到的束缚太大了。
发表于 2012-1-21 19: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GDP不能说明什么,尤其靠房地产拉动那种城市,这几年下来会很惨的。

沈阳要崛起,必须依靠金融和大工业,现在都在起步中,关键政策上扶植力度还要加大。
发表于 2012-1-25 1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大的环境即将剧变,追求GDP已经过时。
接下来中国将面临经济减速,各地都会受到冲击,我觉得谁能活下来,然后才是发展,可能这次调整,有些城市将“崩溃”彻底倒下。
发表于 2012-1-26 14: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轮沈阳的发展主要靠土地财政拉动,沈阳真正优势工业基本没多大作用。房地产拉起来后,消费就下去了,制造业也完蛋,这就是为什么沈阳走得慢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沈阳消费网论坛 ( 辽ICP备05015621号-3 )

GMT+8, 2025-7-21 02:40 , Processed in 0.6283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